据人民日报报道,近期,国际局势可谓风云变幻,美国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格雷厄姆威胁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称,如果继续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将面临500%的关税。此举引发轩然大波。
美国政客向来对俄制裁野心勃勃。当地时间6月29日,格雷厄姆向美国广播公司透露,他推动的对俄制裁新法案预计7月在国会通过,特朗普表示支持。该法案针对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国家,对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征收高达500%的关税,试图借此切断俄罗斯能源收入,迫使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让步。格雷厄姆声称,中国和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支持了“普京的战争机器”,依据法案,美国将对进口的中印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印度外长苏杰生(资料图)
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中不断变换策略。7月14日,特朗普会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宣称,如果俄罗斯50天内未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征收“非常严厉”的关税及次级关税,同时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包括“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的军事援助。白宫官员解释,这意味着对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等商品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此前,特朗普在俄乌问题上态度摇摆不定,从宣称“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到如今威胁对俄制裁,其立场转变明显。他多次与普京通话,期望推动俄乌和谈,但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这让他对俄罗斯“失去耐心”。
北约也紧跟美国步伐。吕特表示支持美国对俄制裁的立场,称欧洲国家将从美国购买武器援助乌克兰,这些武器装备应促使普京“重新考虑”和谈问题。德国、芬兰、加拿大等国将成为军购方,为乌克兰提供支援。北约此举无疑是进一步向俄罗斯施压,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面对美国和北约的威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立场明确,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坚决反对任何非法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既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因素影响。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警告有关方面应避免在贸易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保障本国民众能源需求是印度的首要任务,印度依据市场资源和全球形势制定能源策略。
北约(资料图)
从经济层面看,美国对俄制裁效果存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数据显示,2024年美俄货物贸易总额约35亿美元,较2023年大幅下降。即便对俄征收100%关税,导致俄对美出口额降为零,对俄经济体量而言也影响不大。并且,美国自身对俄罗斯铀资源等依赖度较高,制裁将导致全球石油、天然气市场动荡,引发股市波动和通货膨胀,美国难以承受其负面影响。
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美国的制裁威胁更多是一种政治表演。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列昂尼德·斯卢茨基表示,美国恢复向乌克兰供应导弹是一种倒退,但这不会改变前线局势。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乌克兰不急于开启第三轮谈判,俄罗斯已做好准备等待。美国前助理财政部长保罗·罗伯茨指出,特朗普正把美国变成一个不可靠的贸易伙伴,各国不会为取悦美国而放弃安全可靠的供应源。
普京(资料图)
对于美国提出的500%关税威胁,有分析认为,这更多是一种极端的威慑手段,实际实施的可能性较低。一旦实施,不仅会引发全球贸易秩序混乱,还可能导致美国自身经济受损。此前,美国对中国等国发起的贸易战,最终结果是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了高额成本,美国农业等产业也遭受重创。
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美国试图通过制裁和军援掌控局势,但俄罗斯经济韧性较强,中印等国也不会轻易受其胁迫。未来,俄乌冲突走向仍不明朗,美国制裁措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国际社会将拭目以待。不过,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争端,始终是化解危机的最佳途径,而不是一味地挥舞制裁大棒,加剧紧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