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在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三楼发布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介绍,近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郑商所”)下发立项通知,青岛申报的花生“保险+期货”收入险2个项目均顺利获批立项,这是青岛第3次获批该项目,同时也是全国唯一获批2个县域覆盖项目的市和山东省唯一获批的花生项目。
每亩自缴22.4元最高可获1600元保险保障
为增强花生产业应对生产经营风险能力,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青岛创新金融支农模式,积极开展花生“保险+期货”试点,2023至2024年连续2年获批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累计承保花生20万亩,获得郑商所资金支持700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200万元,赔付率达126%,惠及农户5万余户。
今年,经市政府同意,青岛加大支持力度,财政资金配套投入增加到900万元,第3次获批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项目,争取到郑商所资金700万元,支持青岛花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要求,在总结2023年和2024年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对方案部分内容进行优化完善。试点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实施范围和投保主体。在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等4个区(市)开展试点。试点区域内的花生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均可投保。花生收入保险由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统一承保。
保险责任和保险金额。保险主要保障由于花生产量减少和市场价格降低导致的种植户实际收入损失。保险金额为每亩1600元,也就是说投保花生收入保险的种植户最高可获得每亩1600元的保险保障。
保费标准和投保时间。保险费每亩112元,财政、郑商所和期货公司共补贴80%的保费,农户只需自缴20%的保费,即每亩22.4元。7月1日至8月31日为花生收入保险投保时间。保险期间最晚不超过2026年2月28日。
赔偿处理。当保险花生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险承保机构按照花生种植户的实际收入低于目标收入的数值计算赔偿金额。目标收入根据花生仁目标产量、目标价格和保险责任水平确定,实际收入根据实际平均产量和实际价格确定。
三大亮点助力花生产业链长期平稳有效运行
2025年花生收入保险试点,既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又立足青岛实际进行创新完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亮点:
提高保险保障水平。花生收入保险通过期货市场的对冲风险,补偿花生种植户因自然灾害和花生市场价格下跌导致的损失,与花生种植保险每亩600元的保障相比,花生收入保险的保险金额提高至每亩1600元,实现花生保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有效保障种植户收入。同时,新增胶州市为实施范围,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实现精准投保理赔。建立包括投保主体基本情况、土地权属、地块位置等信息的承保数据库,实现精确匹配,夯实精准承保基础。同时,保险承保机构运用无人机、遥感、物联网等科技手段,为理赔工作提供准确的定损依据,有效提升对受灾农户的理赔效率和准确性。如遇大面积自然灾害造成农户收入减少,保险承保机构先行预付部分赔款,帮助农户快速恢复生产。
促进花生产业发展。青岛市拥有完整的花生产业链。开展花生收入保险试点,有利于提高种植户信心,稳定青岛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此外,项目还将创新“保险+信贷+担保”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缓解花生收入保险投保主体的融资难题,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路径,助力花生产业链长期平稳有效运行。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农业保险政策宣传力度,动员各方面力量,采用明白纸、动漫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政策培训和宣传,进一步提升政策知晓度。同时,会同相关部门指导保险承保机构规范承保理赔流程,不惜赔、不拖赔,让农业保险真正成为农民群众的“定心丸”。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林盛 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