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善于使用“关税大棒”的特朗普,终于要把这个阴招用在俄罗斯身上了。当地时间7月14日,特朗普在白宫接见北约秘书长吕特时抛出了战略“核弹”:如果俄罗斯不能在50天内促成俄乌停火,美国将对俄征收100%关税,并启动针对购买俄罗斯能源国家的“二级关税”,中国、印度都在制裁名单。可以说,特朗普看似以关税战对俄罗斯实施雷霆攻势,实则对准了俄罗斯的重要经贸伙伴中国和印度,其目的就是切断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能源贸易一直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然而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致使俄罗斯丧失了最重要的欧洲能源市场。此后,俄罗斯开始“向东看”,通过扩大和中国、印度的能源贸易来开拓替代市场。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印已经成为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
其中,中印和俄罗斯海运石油的贸易额分别占比达35%和25%。要知道,俄罗斯2024年能源收入为2824亿美元,占其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中印两家就占据了俄海运原油超六成出口份额。也正是有了中印市场的支撑,俄罗斯能源贸易并没有伤筋动骨,也保证了战争期间的基本盘。
正是看到了问题的根源,特朗普此次推出“二级关税”这个次级制裁工具,就是要迫使中印在能源贸易上“选边站”。甚至,据美媒报道,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正联合85名议员推动更激进的立法草案,要求对俄罗斯能源合作国征收高达500%的关税。一旦这一政策落实,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产业将遭遇重创,进而影响到战争资金链,还会压缩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可谓是一箭双雕。
在抛出关税威胁的当天,特朗普还宣布向乌克兰提供17套“爱国者”防空系统,总价超100亿美元。此前,泽连斯基曾多次苦苦哀求美西方国家加大军事援助,但特朗普始终没有给予实质性支持,甚至为了逼迫乌克兰停火谈判,还以中断军援作为威胁。如今,他却一反常态,对乌克兰如此大方,这并非动了善心,而是有着小算计。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这批武器的资金必须由北约盟友买单,因为美国已经为“拜登的俄乌战争”花费了3500亿美元,因此欧洲必须出钱。特朗普提出了“美国军工接单、欧洲买单、乌克兰作战”的新方案,就是为了把地缘危机转化为本土经济红利,进而捆绑欧洲,牢牢控制欧洲。
面对特朗普的计谋和威胁,中方显然早有应对之策。因为中俄经贸往来原本就合理合法,而能源安全更是国家核心利益,无关阵营选边。因此,中方此前就回应美国“贸易战无赢家”的立场。与此同时,中国近年来未雨绸缪,持续推进建设人民币结算体系与多元能源供应链,这也为后续反制预留了战略空间。
印度莫迪政府近日在针对特朗普关税威胁时也态度强硬,没有做出屈服和让步。在此之前,当美国要求印度与美国协同参与对华技术封锁时,印度谈判代表还在《美印经济协定》草案里加入了36项“例外条款”,再加上中印正在建立规避美元结算的贸易体系,这都为抵御二级制裁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如果特朗普的关税战波及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将引起连锁震荡,美国也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数据显示,一旦100%关税实施,美国汽油价格将攀升40%。结合WTO记录来看,近五年来,美国发起的37起单边关税已经引发28国诉讼,新制裁更会加速全球贸易体系碎片化,真正让美国陷入“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困局。不得不说,特朗普即将发起的这场以关税为名的赌局终将以失败告终,更会成为加速多极化世界发展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