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技术”遇见“资本”,让“创意”找到“舞台”。7月10日,重庆市科技局、市经信委举行智慧医疗装备产业专场投融资对接活动,共计16个项目举行了现场路演,涉及智慧检测、脑健康、活性人工骨等多个前沿医疗健康领域。截至本月,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已累计投资项目46个,投资金额4785万元。
参与此次路演的项目,既有高校科研院所的尖端成果,也有初创企业的颠覆性产品,德同资本、重庆股转中心等30余家投资机构现场听取了项目介绍并展开洽谈。其中,重庆大学罗阳团队“创伤一体化智慧检测装备”能够实现30秒血型快速检测和百倍灵敏感染快筛的急救智慧检验装备,破解黄金1小时救治难题;重庆智脑医疗通过精准定位的穿戴式脉冲电场无创穿透脑组织,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障碍;重庆医科大学打造了全球首款注射型活性人工骨,计划2028年上市销售,有望抢占骨修复这一巨大市场。
“我们期待借活动促成更多‘资本+技术+产业’的深度合作。”重庆市经信委医药处副处长孙清华表示,智慧医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的产物,重庆高度重视并组建了市级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工作专班,出台了《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通过“超常规、突破性”政策引导,推动智慧医疗装备产业突破性发展。今年1—5月,全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新增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家,获批注册三类产品19个,同比增长111.1%,各区县1—5月共计签约智慧医疗装备制造业项目40个,合同投资额174.6亿元;全市在建和新开工项目25个,项目投资总额53.39亿元。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累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0项、新增科技成果98项、实现成果落地16项。
市科技局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与路演的项目大部分获得重庆市种子基金的投资,该基金定位于政府类、公共性专项资金,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重点支持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转化,以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团队成果转化,单个项目最高投资金额200万元。截至目前,已投资项目46个,投资金额4785万元。这些企业成立时间均不超过3年,平均成立时间不到1年半,但累计拥有知识产权414个,有9个项目曾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充分体现了科技成果在渝商业化、产业化的导向。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