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盐城“绿能港”
两座巨大的液化天然气储罐矗立
白色的外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正是中国海油近期
创新绿色债券募投项目的标的资产
不同于传统“发债—建设”的线性流程
这两座储罐
早已建成投运
如今通过巧妙的金融设计
产生了新变化
近日,中国海油通过旗下融资租赁平台完成了首单创新型绿色债券发行。该笔6月初发行的绿色中期票据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江苏LNG接收站9号、10号储罐项目,成为中国海油首个“绿色债券+融资租赁”模式业务。这种通过租赁平台盘活存量绿色资产、降低融资成本的创新实践,为能源行业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新思路。
6月4日,中国海油所属海油租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募集资金8亿元,票面利率1.83%。本期绿色两新中期票据是全国首单融资租赁公司“绿色”“两新”双标签认证的中期票据,并创央企融资租赁公司中期票据发行最低票面利率纪录,获得市场热烈追捧。本期绿色两新中期票据的全场认购倍数为3.13倍,创海油租赁债券发行最高全场倍数,体现出市场投资者的高度认可。
通过创新融合绿色债券与融资租赁业务,海油租赁成功为中国海油所属气电集团江苏LNG项目实现首笔8.3亿元融资放款落地。此次合作依托“绿债+租赁”创新业务模式,实现集团内部资源的高效协同联动,标志着中国海油在产融结合创新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创新实践:
“绿债+租赁”开辟融资新航道
海油租赁与气电集团深化协同联动,创新运用绿色债券等融资工具,构建“绿债+租赁”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案。今年3月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于5月14日正式签署融资租赁合同,并于6月6日通过成功发行绿色中期票据投放首笔资金。
该创新模式以绿色债券的低成本资金优势为支撑,深度融合融资租赁结构化运作特点,精准匹配清洁能源项目全周期资金需求,为江苏LNG项目构建起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通道,切实助力项目降本增效。
与传统绿色债券直接募资用于新建项目不同,此次项目采用“售后回租”模式。江苏LNG将已建成投运的储罐资产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转让给租赁公司,构成租赁公司的绿色资产基础。租赁公司再以此作为底层资产发行债券。这种设计既解决了合资公司直接发债的资质问题,又实现了集团绿色资产的证券化,将原本分散在项目公司的绿色资产得以整合,显著降低融资成本。
双重价值:
财务优化与绿色转型协同推进
该模式的价值创造体现在两个维度:在财务层面,债券融资替代传统贷款优化了债务结构。相比银行贷款,债券融资更能灵活地捕捉到市场利率下行机遇。海油租赁已形成“超短融+中票”的多元化发行策略,去年11月以来累计发行38亿元,融资成本较银行贷款平均下浮超52个基点。
在绿色转型方面,这种模式突破了部分绿色项目认定瓶颈。租赁公司将存量绿色资产转化为租赁物,再发行资产挂钩债券,可有效拓宽绿色融资的资产范围。江苏LNG储罐项目虽已建成,但通过债务置换仍符合绿色债券“用于绿色项目债务结构调整”的认定标准,因此成功获得绿色认证。
据了解,中国海油正考虑将这一模式复制到福建LNG项目,并在未来将其推广至更多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
文字 | 姬家悦
图片 | 侯凯邀 闫茂强 李艺婷
制作| 李艺婷
编辑 | 秦怡然
责任编辑 | 刘瑶
监制 | 张宗鹭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