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广汽埃安销量“失速”难题待解,IPO真不着急吗?
创始人
2024-08-12 14:51:01
0

文|汇水

来源|博望财经

近期,两件事让广汽埃安成功“出圈”。

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布的文件显示,广汽埃安部分股权以挂牌方式转让。文件还披露了广汽埃安近期正在准备港股IPO上市工作。

来源: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

正是这个“准备港股IPO”的说法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目前,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已无法找到该公告的相关披露信息。有媒体报道,该项目仍在进行但不再公开挂牌。

广汽埃安2022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为IPO排除了障碍。但其IPO的目标屡次被推迟,拟上市地点也从科创板转向了港股市场。

此外,一则360董事长周鸿祎在体验广汽埃安旗下昊铂车型配备的鸥翼门防夹功能时,被车门夹住手指并发出惨叫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广为流传。由此引发质疑“防夹功能不过关,可是要出人命的”。

尽管在7月30日,周鸿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回应此事,配以“广汽埃安车是好车,我的手也是好手”的话语。但对昊铂汽车而言,其口碑可谓遭遇了重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以来,面临IPO进程缓慢、销量持续走低、高端品牌市场遇冷等诸多问题,广汽埃安会如何应对?

01

IPO真的不着急?

资料显示,广汽埃安成立于2017年7月28日,属于广汽集团的控股的一级子公司,是广汽集团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战略核心载体。

2022年10月,广汽埃安成功完成了A轮融资,吸引了包括人保资本和南网能创在内的53位投资者,共同认购了高达182.94亿元的资金。

来源:广汽集团公告

天风证券曾在研报中提到,广汽埃安的A轮融资后估值超过1000亿元,将创下国内新能源整车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成为未上市新能源车企中最大的独角兽企业。

来源:天风证券研报

此轮融资结束后,广汽埃安便积极寻求上市机会。公司也多次对外透露正在推进IPO的消息。由于上市政策变动以及新能源市场的变化,广汽埃安冲刺IPO的目标接连推迟,最终决定将其上市地点从科创板转向港股。

今年3月,有传言称广汽埃安因为缺钱而急于IPO,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出面澄清:广汽埃安并不缺钱,IPO不是为了去融一笔钱,核心是要解决体制机制的问题。

广汽埃安的盈利情况一直不太好。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广汽埃安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2.34亿元、76.10亿元和172.6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13.89亿元。

此外,根据上述文件,广汽埃安2022年收入387.9亿元,净利润为-20.6亿元。

来源: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广汽埃安真的临近上市了,股东又何至于急于转让股权呢?

经了解,此次股权转让恰恰是与广汽埃安近两年未能如约上市有关。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由于IPO时间推迟了,信达从程序上需要做一个资产处置流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制造公司需要持续数年的投入才有可能实现盈利,并且后期线下渠道的铺开,到智驾能力等拼图都补齐,持续的资金投入仍不能少。一旦公司有了IPO背书,有望快速抢占新能源高地,将获得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用于满足包括技术研发、市场开拓以及品牌建设等诸多方面需求。

广汽埃安真的不着急吗?还是确实无法在短期内完成IPO的说辞呢?

02

销量“失速”难题待解

2023年是对广汽埃安绝对是高光的一年,累计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高达77%,最高单月销量更是突破了5万,创下新高。在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上,广汽埃安仅次于比亚迪和特斯拉,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2024年的新能源市场依旧火热,埃安的销量却显露出“降温”的趋势。仅在1月实现同比增长,2月至6月的销量都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情况。并且广汽埃安却成为唯一同比/环比均下滑的车企。

据广汽集团6月产销快报披露的数据,今年1月至6月,广汽埃安累计销量12.63万辆,同比下降39.65%。

来源:广汽集团公告

2024年初,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定下了“保底70万辆,争取80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按70万辆的目标计算,上半年仅完成了18.04%。

一直以来,网约车市场都是广汽埃安的“主场”,得益于公司在长期在网约车市场的深耕。例如广汽埃安的IONS和AIONY在网约车市场就深受欢迎。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出租网约车新车85万辆,其中埃安提供约22万辆,占到当年销量的45.8%,意味着广汽埃安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情况。

如今网约车市场逐渐饱和,对新车需求下降,广汽埃安的汽车销量将受到较大影响。并且,今年以来,多地相继发布了网约车行业的风险预警,并暂停了当地网约车车辆运输证的核发,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新车需求的降低。

数据显示,2024年2月至6月,广汽埃安的销量分别为10,006辆、27,856万辆、21,350万辆、30,420万辆、25,69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约为66.74%、30.40%、47.94%、32.31%、42.92%。

此外,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的价格战也让广汽埃安很“受伤”,使其一直以来的性价比优势不再明显。例如,3月份上市的AIONYPlus星耀版车型,售价9.98万元,4月宣布AIONYPlus降价1万元(不含Y Plus 310星耀),其他车型有的降幅在2万-3万之间。

然而,从销量数据来看,降价措施收效甚微。

03

高端化转型失利

广汽埃安在高端市场的开局也不尽如人意。

2022年,广汽埃安推出了高端品牌——昊铂,进行高端化路线尝试。该品牌首款车型是电动超跑Hyper SSR,售价超过百万,随后又陆续推出昊铂GT和昊铂HT两款量产车型。其中,昊铂GT对标特斯拉Model Y,官方售价区间为21.99万-33.99万元,昊铂HT官方售价21.39万-32.99万元。

来源:公司官网

然而,昊铂品牌并未真正承担起埃安高端化转型的重任,其市场表现可谓惨淡。数据显示,昊铂品牌2023年总销量仅为8087辆。进入2024年以来,昊铂汽车的销售量仍未有明显改善。从第三方平台查到的数据显示,昊铂品牌在2024年上半年的销量为6207辆,其中6月份的销量为904辆。

在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昊铂品牌的销量难以令人感到满意。

近期除了昊铂“防夹”翻车,早些时候昊铂品牌还因为“男篮周琦怒怼昊铂汽车是骗子”上了热搜。

估计没有人想到,昊铂汽车会以这样的方式“出圈”。

面对不断“内卷”的汽车市场,广汽埃安无法掩盖其“失速”的现实。公司的应对策略是:一方面加大投放产品。古惠南透露,今年下半年,计划推出3款新车,平均每两个月发布1款。“投放市场的新车将会涵盖10万至70万元,以丰富公司产品线。”

另一方面,广汽埃安的埃安品牌和昊铂品牌也将密集出海。目前广汽埃安已开始进入东南亚市场,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正式销售。未来计划在欧洲、美洲等多地建立全球生产与销售基地,进一步拓展国际战略布局。

目前来看,广汽埃安还需要继续“挣扎”一段时间。昔日车界的黑马,何时能够再次崛起,我们将持续关注。

相关内容

比特币再次跌破10万美元,...
钛媒体App 11月14日消息,周四,比特币价格当月第三次跌破10...
2025-11-14 08:00:20
陈宇接任博时基金总经理 万...
11月12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宣布公...
2025-11-14 07:34:08
道指跌近800点,特斯拉跌...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琼斯指数下跌797....
2025-11-14 07:33:32
【ETF动向】11月13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3日,华夏上证50ETF基金(510050)...
2025-11-14 07:07:55
【ETF动向】11月13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3日,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基金(5882...
2025-11-14 07:07:33
德国工商大会:超四成受访德...
德国工商大会13日公布的秋季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影响德国...
2025-11-14 07:06:45

热门资讯

中邮淳享66个月 定期开放债券... 中邮淳享66个月 定期开放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分红公告 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11月14日 1.公...
比特币再次跌破10万美元,加密... 钛媒体App 11月14日消息,周四,比特币价格当月第三次跌破10万美元这一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关口。...
道指跌近800点,特斯拉跌超6... 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琼斯指数下跌797.6点,跌幅1.65%;标普500指...
陈宇接任博时基金总经理 万亿公... 11月12日,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宣布公司党委副书记陈宇正式接任总经理一职...
韬奋基金会声明 11月13日,韬奋基金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今晨,我会接到网友反映,11月6日发布的“韬奋好...
标普500期货在亚洲早盘交易中... 每经AI快讯,11月14日,标普500期货在亚洲早盘交易中上涨0.15%。
中国黄金国际:第三季度净溢利1... 11月14日,中国黄金国际在港交所公布其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及前九个月的财务及营运业绩。...
江苏扬州:累计培养输送2300... 1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有...
“淮北为啥不种橘子?”果农:因...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这句古语广为流传。但淮北真的长不出好水果吗? 带着疑问,潇湘晨报记者...
德国工商大会:超四成受访德企仍... 德国工商大会13日公布的秋季调查报告显示,美国关税政策持续影响德国企业,目前仍有44%的受访企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