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保发布战新并购基金,上海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加速落地
创始人
2025-06-06 20:37:17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上海报道

政策引导与退出路径重构的大背景下,机构投资者正在加速以并购基金为抓手的主动布局。

6月3日,中国太保正式发布总规模500亿元的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暂定名,以基金正式备案名称为准)目标规模300亿元,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推动上海战新产业加快发展和重点产业强链补链,打造以“长期资本+并购整合+资源协同”为特色的上海国资创新转型生态。

作为疏通创投行业“募投管退”堵点的重要手段,并购市场持续受到政策层面鼓励,有望推动一级市场热度逐步走向复苏。中国太保战新并购基金的落地,则是上海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建设中的又一关键布局。

根据今年5月上海国资委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一位代表建议的回复函,上海正在加快并购基金设立,构建以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龙头产业集团为不同发起主体,聚焦市重点产业领域和国资重要布局方向的并购基金矩阵。

回复函中介绍了市国资委正在推进的具体工作:推动上海国际集团设立多只与市值管理相关的并购基金,上海国投公司设立EDA并购基金,上实集团设立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正在推动中国太保发起设立国资国企并购基金,上海国投公司发起设立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的并购基金,上海国盛集团发起设立聚焦集成电路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并购基金,百联集团发起设立消费产业并购基金,华谊集团参与设立电子化学品并购基金等。

上海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加速形成

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与退出机制重塑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并购市场迎来政策窗口与市场共振的关键期。

2024年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尽快疏通“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卡点,要推动国资出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要夯实创业投资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修改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提出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对私募基金投资期限与重组取得股份的锁定期实施“反向挂钩”。

作为国内股权投资行业高地之一,上海在促进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方面动作频频,其中与并购重组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投资基金都在加速落地。

从制度优化的角度,去年12月,上海印发《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提高监管包容性,其中包括:提高对并购有助于强链补链、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的政策包容性;优化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提高重点项目国资并购审批效率;健全完善国资股权投资基金绩效评价机制和容错机制。

在推进基金落地方面,今年3月的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宣布启动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新组建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主要由市属国有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平台公司发起,涉及国资国企改革、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民用航空、商业航天、文旅消费等领域。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表示,组建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是深入实施上海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举措,将聚焦增强核心功能,围绕加快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一批高质量并购,推进相关产业整合与升级,打造重点领域龙头企业。

上海国资并购基金矩阵宣布启动同期,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完成首关。该基金由上实集团旗下上实资本作为基金管理人,基金投资人包括市级母基金上海国投先导母基金,生物医药重要承载区浦东张江、嘉定区出资平台,上海医药、东富龙、君实生物、镁信健康等上海市优质龙头企业,以及新华保险、工银安盛、中银国际投资等金融机构。

“并购基金接下来会迎来非常大的一波机会,因为过去几年一些生物医药企业出现了资金流断裂风险,企业在寻求被重组和并购的机会。”在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总裁刘大伟看来,在市场筑底、政策鼓励、资本回流的情况下,并购基金的设立正当时。

这一并购基金的设立,正是《行动方案》提出的机制创新方向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具体实践。刘大伟介绍,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未来的合作方式,就是深刻理解龙头链主企业战略扩张、产业链整合、资本布局的考虑,然后组成联合团队,共同去开发标的,共同做投资,未来把这些并购标的整合进上海的龙头链主企业。

多方协同推动并购生态构建

一系列机制设计与基金落地,体现出上海在构建并购生态方面的扎实推进。对于上海来说,并购不仅是疏通创投行业“募投管退”堵点的方式之一,更是科技创新生态构建的关键抓手。国资背景投资人正通过多元化策略,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加速优质资产与产业资源的高效匹配。

总体来看,国资并购基金的实践路径可包括三类:一是与细分行业龙头设立并购基金,通过控股或大比例参股推动产业整合,后续通过资产注入、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退出并助力结构升级;二是以协议转让、定增等方式成为优质上市公司核心股东,借助资本与战略协同增强其产业链竞争力;三是取得具备发展潜力企业的控制权,协助优化治理结构、化解股东矛盾,推动企业实现重组与长远发展。

“所有的并购大潮里,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一位来自上海的国资投资人表示,当前正是推动科技并购的战略窗口期,而上海所具备的“地利”优势,使其成为产业协同和科创并购的重要平台。在她看来,“这里不是招商引资的政策洼地,但它具备真正扎实的产业生态。”

在PE/VC和母基金之外,以险资为代表的长期资本日益成为并购市场的重要力量。作为典型的财务投资人,险资虽不直接参与产业运营,但具备周期长、资金稳、黏性强的特点,有实力与链主企业协同布局并参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

“在当前优质资产释放加速的背景下,险资对重资产和轻资产均展现出较高投资兴趣。”一位险资背景投资人介绍,由于险资大多为自有资金出资,未直接绑定地方招商引资任务,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格局下,更倾向于基于产业链逻辑、资源协同和区域配套进行跨区域配置。

前述背景下,市场化PE/VC机构也在积极调整投资策略,回应并购市场的制度推动与退出现实。一方面,投资机构在募投两端日益重视并购作为主要退出路径的可行性,提升对项目流动性与估值合理性的关注;另一方面,不少投资机构正在加强与产业方、国资平台的协作,探索以战略协同驱动并购退出的操作模式。

在他们看来,并购不仅是盘活存量资产的关键,也是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利率下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监管政策持续支持的多重因素推动下,并购将逐步发展成为股权投资市场的核心主题之一。

面对IPO受限、回购和清算实属无奈之举的现实,创投机构正日益将并购视为实现可期回报的重要路径。“这是个必须更多依靠并购退出的时代。”——这一判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投资人的共识。

相关内容

ETF复盘资讯|美解除C9...
7月4日,A股冲高回落,沪指、创指小幅收涨。国防军工板块再现大面积...
2025-07-05 21:02:07
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连...
7月4日,国泰中证港股通科技ETF(513020)下跌0.26%,...
2025-07-05 21:01:58
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连...
7月4日,鹏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159751)下跌0.29%,...
2025-07-05 21:01:08
超级空头,突袭!
美债,事未了! 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称,在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后...
2025-07-05 20:33:56
上海银行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上海银行(601229)新获...
2025-07-05 20:11:32

热门资讯

比特币突破89000美元/枚 比特币突破89000美元/枚,为3月7日以来新高,日内涨1.79%。
比特币站上107000美元 比特币站上107000美元/枚,日内涨1.25%。
21深度|“疯狂”的比特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疯狂”的比特币再度暴涨。5月22日,比特币涨破11万美元,创下历...
盛银消费金融取得实现金融数据多...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实现金融...
马斯克再提美国建新政党:一百万...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4日将“大而美”法案签署成法的几个小时前,特朗普的前盟友、企业家埃隆·马斯克通过...
新消费周报 | 传SHEIN将... 《CBNData新消费周报》精选本周新消费领域最新动态,公司头条、消费风向、营销动态、可持续消费一文...
IPO雷达 | 百力司康冲刺港...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耿光 近日,BlissBio Inc.(百力司康)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
演员罗嘉良发文痛悼《创世纪》中... 7月5日,著名演员罗嘉良发文,追忆近日先后离世的两位TVB老牌“绿叶”演员:享年92岁的周骢和享年7...
价格大涨!“黄金平替”卖爆了,... 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备受瞩目的焦点。6月国际现货白银价格一度飙升至每盎...
世俱杯-古斯托造乌龙绝杀 切尔... 北京时间7月5日上午9:00,世俱杯1/4决赛,切尔西对阵帕尔梅拉斯。上半场比赛,查洛巴助攻帕尔默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