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财经》新媒体 蒋金丽
编辑 | 蒋诗舟
从2013年首只产品问世,一直处于小众赛道的债券型ETF,在今年迎来了阶段性的爆发。
Wind数据显示,近日债券型ETF总规模首次突破2500亿元。截至5月15日,规模达到2599.01亿元,较去年底增长799.28亿元。
拆解来看,其中一半以上的规模增量来自于新发,部分老产品也吸金超百亿。
新发数量创记录
不同于以往不温不火的发行节奏,债券型ETF今年上架了8只新产品。
这直接刷新了历史记录。在此之前,债券型ETF的产品数量只有21只,且最多的年度发行数量也只有5只,出现在2022年。
新上架的这8只债券型ETF,都是在1月发行成立。其中6只是信用债ETF,2只是公司债ETF,首募规模合计217.1亿元。
有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财经》新媒体,这些产品有些生不逢时,发行之时正值债市震荡回调,最终募集规模不及预期。但随着3月底债市逐渐回暖,资金申购热情有所提升。
据Wind统计,截至5月15日,这8只债券型ETF规模合计434.54亿元,较成立初期增长超过1倍。而债券型ETF年内总的规模增量为799.28亿元,换言之,这8只新产品贡献超过五成。
除了“新成员”带来的流量,部分老产品年内也吸金超百亿。其中,最受追捧的是鹏扬30年国债ETF,年内规模增长达116.19 亿元;紧随其后的是海富通短融ETF,年内规模增长了106.99 亿元。
债券ETF规模的持续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共同推动。
海富通基金分析,在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叠加当前存款利率不断下行和货币持续宽松态势,债券ETF凭借其特性获得了市场资金的持续关注。
一方面,债券ETF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工具之一,具备风险收益特征清晰、底层资产透明以及仓位稳定等突出优点,能够满足各类型投资者的多样化配置需求。
另一方面,债券ETF还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流动性,不仅投资ETF的门槛较低,且操作十分便利,采用T+0交易机制,为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投资工具。
关注两大因素
经历了去年的大牛市后,债市今年走势跌宕。展望后市,业内认为需要关注关税谈判成果和国内宏观政策走向。
“短期内关税谈判成果及其乐观预期或压制债市做多情绪。”好买基金认为,虽然最终的税率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此次下调后有望缓解短期内我国出口大幅下滑风险,进出口也有望保持韧性,4月以来对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也将有所缓和,但关税仍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不过,好买基金指出,由于货币政策宽松基调不变,债券收益率上行风险有限,“当前我国基本面供给强、需求弱的矛盾依然突出,物价走势低迷,经济仍处于弱修复状态,货币政策整体将继续保持宽松基调,流动性也将保持合理充裕,债券收益率向上调整空间不大”。
摩根士丹利基金经理吴慧文分析,5月7日降准降息落地后,长端估值定价的降息空间较大、短期缺乏想象力,进一步宽松的期权兑现条件仍高,需要时间和观察基本面高频数据,市场偏向交易利好落地后止盈。
她提到,发布会当日全天30年国债上行3BP,日内波动4BP。市场演绎类似去年9月24日政策波动,但隔日即进入观察资金面、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利差收敛逻辑,曲线开始走向陡峭。
“目前短端利率兼具赔率和胜率,进入右侧顺畅区间,但幅度仍需观察资金利差收敛幅度,长端进入等待基本面验证的寡淡时间。”吴慧文判断,或没有大幅波动的行情。
好买基金认为,多元化的债券投资策略将是主流方向。对于债券型基金产品,除了传统的信用、久期、杠杆策略外,通过产业债、可转债、可交债、境外债等资产有望增厚组合整体预期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