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德镁医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主板上市。
德镁医药由上市公司康哲药业拆分而来,专注皮肤健康业务,手里已经有三款创新药产品上市,2024年收入超过6亿元,按照皮肤科处方药收入计算,居国内首位。不过,公司最受关注的是一款还未上市的创新药产品芦可替尼乳膏。
芦可替尼乳膏是FDA批准的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治疗白癜风的JAK抑制剂。在2023年首个完整销售年份,芦可替尼乳膏的销售额就有3.4亿美元。2024年9月,德镁医药的芦可替尼乳膏的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
不少明星大腕都治不好的白癜风,很快就能迎来首款国产特效药,这是德镁医药单飞的最大底气。
最难治的皮肤疾病
白癜风被称为最难治的皮肤病,国内有超过1030万白癜风患者,至今没有一款特效药。
白癜风虽不致命,但好发于面部、颈部、肢端等暴露部位,非常影响容貌。而且男女老幼都可能发病,明星大腕概莫能外,特别年轻人是主要发病人群。斑状的白色皮肤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
芦可替尼乳膏是美国Incyte公司开发的一种小分子靶向药物,作用于白癜风的关键致病通路,是市面上唯一一款白癜风特效药。
临床研究显示,芦可替尼乳膏在缩小白癜风皮损面积、恢复肤色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且耐受性良好,而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将持续改善。
2023年8月,芦可替尼乳膏获海南省药监局批准临床急需进口,在博鳌超级医院试点使用,用于12岁及以上成人和青少年患者的白癜风局部治疗。虽然一支药价格高达6800元,但仍然吸引了大量患者慕名前来。
博鳌乐城曾报道称,不少白癜风患者在来到乐城前,已经辗转多地医院,尝试了激素药物、光疗、手术、中医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仍未阻止病情扩散。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已经有超过5000名患者用上了这款药。保守按照每人一支推算,芦可替尼乳膏还未在中国正式上市,一年多的销售额就已经达到3400万元。
商业化团队占员工总数超过8成
其实也有别的国内企业在开发白癜风特效药。
德镁医药招股书显示,国内至少有4款白癜风特效药已经推进至III期阶段,包括两款口服JAK抑制剂,分别是辉瑞的利特昔替尼胶囊、艾伯维的乌帕替尼片;以及华东医药开发的外用JAK抑制剂HDM3010乳膏。
除了白癜风,芦可替尼乳膏还在开发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德镁医药预计今年就将提交新适应症上市申请,以求进一步提升市场空间。
德镁医药的销售能力应该是有保证的。康哲药业本身就以CSO模式起家,德镁医药的核心管理团队多来自康哲药业的销售老兵,商业化团队人数已经达到650人,占员工总数超过八成。
目前,德镁医药已经覆盖全国超过1万家医院、10万家线下药店,在国内皮肤科领域居前列。
三款已上市产品这几年也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其中一款用于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聚多卡醇注射液,销售增长尤为可观。德镁医药披露,自2021年引进这一产品后,2022年至2024年间销售额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4.2%。
德镁医药还有一款靶向IL-23的单抗替瑞奇珠单抗已经上市,面向银屑病适应症,在国内仅滞后于强生的古塞奇尤单抗,2024年刚进入医保,目前还有待放量。
管线方面,目前德镁医药还有三款临床阶段产品,包括从Incyte引进的另一款口服JAK1抑制剂Povorcitinib,从麦济生物引进的一款长效IL-4Rα单抗等。德镁医药表示,未来预计每年将新增不少于两款创新产品。
2023、2024年,德镁医药收入分别为4.72亿元、6.17亿元,增速达到23.2%、30.7%。
不过,由于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还比较高,德镁医药三年累计仍有1.5亿元的亏损。
撰稿 |李傲
编辑|江芸 贾亭
运营 | 廿十三
插图 | 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内容如有问题,请邮件联系:
jianshiju@boy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