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伯希和”)递表港交所,拟冲刺港交所主板,中金公司和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近年来,伯希和业务迅速扩张,2024年利润较2022年增长逾十倍,但公司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重营销轻研发、对代工模式高度依赖等问题。
去年研发费率仅为1.78%
伯希和的核心品牌“伯希和”创立于2012年,按2024年线上零售额计,伯希和为国内第二大冲锋衣裤品牌。伯希和近年在市场上的表现相当不俗,2022年公司收入为3.78亿元,年内溢利为2431.1万元,到2024年,公司收入狂飙至17.66亿元,利润高达2.83亿元,两年翻了超10倍。公司称,系受益于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及营运效率改善。
伯希和知名度的提升,离不开在营销上的大幅投入。2022年-2024年,其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占到了总收入的31.8%、30.5%、33.2%,其中广告及推广费用占据绝大部分。2024年其5.87亿元的销售及分销开支中,有3.59亿元用在了广告及推广。
与之相对的是公司极低的研发费率。2022年-2024年,伯希和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355.7万元、1975.1万元、3146.3万元,研发费率仅为3.58%、2.17%和1.78%,呈逐年下降趋势。
客服称质检报告为“商业机密”
招股书指出,伯希和运作轻资产业务模式,并无自有生产设施,而是与选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或委托制造商合作,基本都是“贴牌”或“代工”制作。该业务模式支撑企业快速扩张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目前,伯希和产品主要分为服装、鞋类、装备及配饰三大类。其中,服装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带来的收入占比超90%。从消费者的反馈来看,其服装产品质量并不稳定。2024年11月,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反映,他在同一家伯希和专卖店通过同一商品链接购买的男女款冲锋衣,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男款用料扎实,而女款则面料单薄。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4月29日,伯希和共有109条投诉记录,涉及问题包括质量差、售后服务不好等。甚至有消费者表示,其收到的衣服口袋内夹带了“不合格”的厂家检验报告。
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称,伯希和全平台拒绝提供质检报告,称其为“商业机密”。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了天猫伯希和官方旗舰店,客服同样拒绝了记者索要检测报告的要求,并称“为了保护商业机密,原件无法直接提供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