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再次出手,似乎为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风暴。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无差别地冲击着世界各国,还尤其对东南亚国家构成了重大挑战。在这一连串政策调整中,越南无疑成为了最先感受到压力的国家之一。美国针对越南制定了20%的关税,对第三方出口商品的征税更是高达40%。这背后,特朗普显然有着一番深远的战略考量,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构建全球制造业产业链,而越南则成了他试图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中“抽离”的重要突破口。短短几天内,越南政坛便发生了剧变——四位高层领导集体辞职,显然这场风暴远未平息。
回顾中美关系,近年来的紧张局势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在多个层面向中国施压,旨在减缓中国崛起的步伐。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其庞大的市场与潜力让美国感到了威胁。2025年,特朗普重拾关税大棒,对全球170多个国家发起了关税攻击。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成为了美国政策的主要焦点。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制造业与中国紧密相连,而特朗普的行动则指向了中国背后这一产业链,试图通过打击东南亚国家,间接制约中国的发展。
在美国的经济制裁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企业为了规避直接打击,开始通过第三方国家转销商品。东南亚地区,尤其是越南,成了这一转销模式的核心。然而,越南的经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较深。为了保护本国经济,越南政府不得不与美国展开谈判,试图减轻关税带来的影响。尽管如此,这场关税战的波及效应并未因越南的妥协而有所缓解,反而让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格局进一步错综复杂。
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国家选择团结一致,尤其是美国的盟友如日本、韩国及欧盟等,对美国的做法表示强烈反对,并纷纷要求重新谈判。这些国家的不满态度,导致特朗普将原本的谈判截止日期推迟到了8月1日,期间美方竟然发出了缓和对中国关系的信号,可能因为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战略地位。而在这一信号背后,却又没有真正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打压。特朗普显然希望通过加大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
越南成为这场关税冲突中的“典型案例”。在7月初,美方曾宣布两国达成协议,但几天后越南方面出面澄清,表示双方仅进行了沟通,并未达成正式协议。实际上,美国对越南的关税标准最初为11%,但在签署协议时却突然提高至20%,这一变动对越南经济的打击极为严重。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通过越南转销的第三方商品征收40%的高额关税,这一举措几乎摧毁了越南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吸引了大量外资,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背景下,越南的制造业发展迅速,电子、服装等行业已成为其支柱产业。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彻底打破了越南的价格优势。众多小型制造厂不得不关停,大型企业也开始裁员,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而更为严峻的是,越南通过中转中国商品获取的“转口贸易”利润,随之被美国一刀切断,这对越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与此同时,越南政坛也迎来了剧烈震荡。就在美国公布新一轮关税政策的同时,越南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四位前高层领导被解除职务,这一决定并非仅仅是职务调整,而是直接让这几位具有实权的政治人物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这些人曾被认为是前领导人的接班人,而他们的失势标志着越南新一届领导层的全面崛起。此举不仅使越南的政治格局更加复杂,也引发了外界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
事实上,越南的这一内部人事调整,很可能与美方的关税政策密切相关。越南此前曾为了应对美国压力,主动对来自中国的热轧卷钢征收反倾销税,并对美国产品实行零关税政策,但这些举措并未换来美国的宽容,反而使美国的关税政策更加严苛。因此,越南内部高层的更迭,也被视为是对特朗普政策不满的一种表现,甚至有分析认为,这一变动是为了为集中权力做铺垫,为日后的改革和决策做好准备。
如今,越南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它与美国的关系日渐紧张;另一方面,与中国的关系也因美国的关税政策而面临挑战。对于这样一个中小型国家来说,无论选边站队,最终都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场由特朗普挑起的关税战,已经让全球的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而越南的未来,也将随着这场国际博弈的进程而不断变化。
这场关税战的最终走向仍未可知,然而它对全球贸易、地缘政治以及各国经济的深远影响,无疑会是今后几年全球经济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