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正逐渐被逼入危险的境地,军方内部的意见分歧愈演愈烈,尤其是一些领导层的人士开始明确表达出对当前局势的真实看法。退役空军少将波基斯大胆发声,直言西方所倡导的“南海仲裁”不过是一张无用的废纸,然而菲律宾却将这张纸视作至宝,幻想着能够在南海争抢岛屿。他警告说,菲律宾正在进入一个由西方精心设计的陷阱,这个陷阱将使菲律宾逐步沦为国际博弈中的一颗棋子,最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模样的牺牲品。
对此,菲律宾武装部队的发言人特立尼达非常愤怒,他毫不留情地指责波基斯的言论,认为这种说法只是在传播失败的思想。他强调,军方的一切行动都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并非为了向其他国家卖命,亦不会任由美国任意摆布。然而,特立尼达的强硬立场不禁让人怀疑,究竟是菲律宾的总统在说了算,还是美国?若参照乌克兰的例子,或许答案早已显而易见。
最近,美国与菲律宾签署了一项关税协议,这一举动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倡导的,而这一协议可谓充满了争议。菲律宾似乎在其中遭受了极大的损失,理论上看,美国将对菲律宾的关税从20%微调至19%,但相较之下,菲律宾对美国的关税则直接降为零。这无疑让菲律宾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反观美国媒体更倾向于强调双方在军事上达成的新协议,美菲之间的军事合作将不断扩大。
有关美军装备的转移,尤其是“堤丰”中程导弹,菲律宾将迎来更密集的军事部署。此前美国已经在菲律宾部署了一套“堤丰”导弹系统,而现在更要增加更多的导弹,以增强对台海和南海的威慑能力。菲律宾本身对获取更多先进武器的渴求愈发强烈,甚至计划自掏腰包进行采购。然而,美国的目标其实非常明确,即是对准中国的。
除了“堤丰”导弹,美国还计划在菲律宾部署其他多种军事装备,比如陆基反舰系统,以及可远程遥控操作的无人水面艇。此外,美军的濒海作战团也将加强驻扎,整体军力的增强是以“保护”菲律宾为名,实则也在对中国形成战略威慑。
美菲之间的军事合作,第二个重要方面就是军售。美国向菲律宾提供的军事装备将会增加,菲律宾由此国防开支自然走高,这也为美方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益。而在第三个方面,双方的军事演习将会更加频繁,范围和规模也将扩展,演习的目的将更加明确,针对性必然更强。此外,国防工业合作、网络安全和情报共享等领域的合作也将提升至新的层面,让事情变得愈加复杂。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通过在经济方面的让步来换取美国的军事支持,这种交易虽可能迎合特朗普的口味,但实际上却是对菲律宾的三重损失。首先,经济上的损失显而易见,关税协议使得美国在利益上占据优势,菲律宾的经济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害。其次,军事上的经济负担也让菲律宾承担了更高的防务支出,经济利益又一次被美国所榨取。第三,在外交层面,菲律宾与中国的关系因此变差,失去了重要的市场和投资机会,这样的双重损失让菲律宾深陷困境。
美国以军事上的支持为饵,试图增强菲律宾的军力,但其中背后的意图却不容小觑。美国想要菲律宾敢于和中国对抗,实际上是希望菲律宾成为其地区利益的代理人,为美国的策略和利益而战,甚至希望菲律宾在与中国的冲突中充当炮灰。当菲律宾在国际博弈中失去利用价值时,美国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抛弃。乌克兰的情形无疑为这一点提供了生动的警示。
在菲律宾的国内,有识之士对此深感忧虑,他们担心今日的菲律宾可能在未来变成明日的乌克兰,成为大国博弈中无辜的牺牲品。这样的前景,无疑给菲律宾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亟需警惕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