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六小龙”首个IPO,智谱为何急着上市?
创始人
2025-04-23 22:02:25
0

最近,智谱AI启动上市,成为“大模型六小龙”中第一个冲刺IPO的玩家。

回过头来看,智谱的融资节奏称得上“急行军”:自2019年成立以来进行了15轮融资,平均每四个多月一轮,今年3月更是半个月密集完成三轮融资。资本蜂拥而入,涵盖了杭州城投、珠海华发等地方国资及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还有沙特阿美这样的国外资本。资本的不断涌入,让智谱的估值已经超200亿。

为什么智谱的融资这么急?事实上,既是应对内部的不确定性——业务铺的太广,太烧钱,也是应对外部的压力——价格战挤压盈利空间、融资环境趋严、OpenAI和DeepSeek形成强劲势头。

内外压力之下,智谱不得不急。

融资急背后的“三重压力”

智谱的急,本质上是因为要做的事太多。

在行业里,智谱也被称为“国内唯一全面对标OpenAI的大模型企业”,业务线铺的非常广——基座模型、代码生成、多模态、智能体等全栈技术样样都要抓,堪称“既要又要”,需要的投入也非常大,自然就需要频繁融资。

比如,大模型行业的核心逻辑是“算力即权力”。训练一个千亿参数模型,动辄需要数千万美元的计算成本。智谱的GLM-4号称“比肩GPT-4”,光是训练成本就不是一笔小数目。更残酷的是,去年大模型行业掀起了一场“价格战”,智谱也参与其中将API调用价格从5元/百万token降至1元。各玩家的技术差距没有缩小,利润空间却被挤压,融资就成为了刚需。

随着行业竞争变得更激烈,去年到现在“大模型六小龙”中的玩家纷纷收缩战线——百川智能砍掉金融业务转攻医疗,精简To B体系,零一万物放弃万亿模型改抱DeepSeek大腿,智谱却还在咬牙坚持全栈自研。不是它头铁,而是必须硬上——对标对象和业务盘子是融资故事的核心,一旦砍掉业务线,支撑估值的故事就降低了吸引力。

当然,智谱还跟资本讲了更为庞大的终极故事。智谱CEO张鹏表示,AGI依然是智谱的终极目标,希望造出一个像人一样聪明的脑子。而且放下豪言“无论融资或收益多少,都是通往AGI的‘盘缠’”。

不过他也承认,“但实现目标的路程长、成本高,智谱走在前面需要加大投入。”因此,频繁融资乃至冲击IPO也就成了必经之路。

支出大、成本高,如果收入跟得上也不用急着融资,但是智谱在商业化上可谓是“冰火两重天”。

智谱的商业化路径,是通过B端的“API+私有化部署”以及C端的各种应用实现盈利。此前,智谱表示2024年商业化收入同比增长超100%,2024年前11个月MaaS平台的API收入增长超30倍。看起来挺火热,但是在竞争激烈、商业化仍不明朗的行业形势下,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的现金流一直稳定。

据《财经》杂志报道,智谱2024年亏损约20亿元,高额研发费用与商业化收入尚不能达到很好的平衡。此外,智谱的部分融资以算力券等非现金形式注入,可能会影响财务健康度。

更为紧迫的是,DeepSeek通过开源和低价策略,已经能够冲击智谱的“现金牛”——B端私有化部署业务。若不能快速上市融资,智谱可能面临“技术追不上、客户留不住”的双杀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智谱背后站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投资人。当几乎所有潜在投资人都已入场,传统一级市场空间已被透支,IPO成为必然出口。

也就是说,智谱的融资狂飙并非无迹可寻。产品的巨额投入、商业化困境与资本耐心的三重压力,共同构成了其冲刺IPO的底层逻辑。

上市前夜,智谱还要闯过三关

即便手握200亿估值,智谱仍需在技术落地、商业化与开源生态上闯关,给市场验明自己的确有些硬本事。

投资人对大模型的尝鲜阶段过去之后,如今变得越来越理性。他们不再吃“技术参数”这套了,而是看重实际效果,就像你买空调不看功率而是看制冷效果。

智谱的GLM系列模型参数越堆越高,发布会PPT上的数据能把人看花眼,但实际效果还需要再加把劲。比如,智谱的多模态模型CogVideoX的视频生成效果,在质量和视频长度上仍无法跟Sora对标。对标GPT-4的GLM-4,在语言理解、逻辑推理等核心能力仍有差距。

说白了,投资人和用户现在要的是“别掉链子”的实用派,不是实验室里的参数怪兽。智谱需要把“比肩GPT”的PPT口号,变成“比保姆更贴心”的实操体验。

在技术落地的同时,智谱在商业化上也需要做更多的提升。

在B端的私有化部署上,智谱挺能接活儿,覆盖了智能汽车、金融、政务等多个行业。但是,它的这门生意像极了装修队——给车企装智能语音、给银行做客服系统,合作大多是单一项目式对接,每个项目都得从头谈价从头做。

另外,给企业客户做私有化部署,不是说光把产品扔给企业就可以了。如果企业玩不转也没用,它花了钱反过头来还会跟你吐槽产品不好用,因此智谱还需要做成本高和周期长的定制化服务。

智谱这种“接散活”的模式听着能覆盖多个行业,其实就像同时打多份零工,不仅累死累活,还不容易实现规模化和长期稳定。它需要在几个典型行业中做出可复制、规模化的商业模式,这样资本才会更放心。

再说智谱的C端商业化,它的AI助手智谱清言最为典型。虽然智谱清言也有2500万用户,但跟DeepSeek、豆包、腾讯元宝等热门的AI应用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另外,智谱清言的年收入仅在千万级,跟用户规模也不匹配。虽说智谱的商业化重心在B端,C端目前主要以引流为主,但还是要攻克更多产品化和运营化的难题,缩小跟其他同行的差距,避免沦为鸡肋。

最后说开源,这也是最近智谱的大动作。

智谱此前将2025年称为“开源年”,最近它就一口气上线、开源了三大类六个最新模型。大模型企业开源的好处之一能“放水养鱼”,快速拉拢开发者搞生态,让开发者将服务和解决方案带进千行百业,这种模式比单纯卖API拥有更大的商业想象力。

当然,开源也不意味着就能顺风顺水。一方面对于商业化会带来一定挑战,因为要有后期技术人员的投入和维护成本,花费还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能换来多大的市场还存在不确定性,因为可能出现给别人做嫁衣的情况,也就是“拿你的模型,养我的生态”。比如,有开发者会用着开源模型给别的大模型企业写插件。

总之,智谱必须建立开发者护城河,否则开源可能会反噬利润。比如,开源框架不能光甩代码,得像宜家家具那样配套螺丝刀和说明书,让开发者用着顺手离不开。另外,基础模型可以免费送,但其他一些“增值服务”得收钱,就像安卓系统免费但应用商店抽成。

智谱现在就像清华毕业的高材生创业——技术底子硬、融资能力强,但市场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赚钱能力。过技术落地关得把实验室参数变成更好的客户体验,过商业化关得从“接散活”升级到“建收费站”,搞开源生态更不能当活雷锋而是要做精明生意人。

成功闯过这三关,200亿估值才不是空中楼阁。

智谱IPO启示录:大模型玩家的生存法则

智谱的上市像一面照妖镜,照出中国大模型行业的焦虑与野心——烧钱、内卷、抢窗口期,这些关键词背后藏着一条残酷的生存法则:要么抓紧抢到船票上岸,要么在泡沫里淹死。

如今的AI圈像极了2015年的O2O大战: 头部玩家疯狂吸金,中小玩家饿死路边。最近,OpenAI融资400亿美元估值冲上3000亿美元,成为大模型行业的吸金王。反观其他中小厂商,要么转型做细分的垂直赛道,要么抱大腿接开源。行业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这背后也能看出资本市场的求稳操作:大部分投资人宁可花10倍溢价押注头部,也不愿冒险赌黑马。就像赌桌上,庄家永远只给筹码最多的人发牌。

当然,在经历大模型的狂热爆发期后,资本的反应也出现了明显分化。一些投资者对AI大模型领域,尤其是AI应用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纷纷加大投资力度。也有部分投资者对AI大模型领域的投资风险表示担忧,持谨慎态度。

当前A股科技板块估值整体下行,大模型行业热度回落,政策监管仍趋谨慎。大模型企业若不能抢在融资趋于更严之前上市,后续融资难度或将指数级上升。智谱此时申报上市,更像是提前抢占窗口期。一旦顺利过会,它就能抢到“行业第一股”的估值溢价。

总之,大模型行业正在从“技术军备竞赛”转向“商业耐力赛”,手里有粮心中才会不慌。这场竞争的终极裁判不是投资人也不是论文数量,而是最原始的生存法则——你有什么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替代不了的?

未来能活下来的大模型企业大概率只有两类:像水电煤的基础设施,靠垄断收“过路费”; 像手术刀的垂直专家,在细分领域扎透场景赚“专业费”。

结语

智谱启动上市,与其说是主动出击,不如说是生存策略的必然选择。

它证明了中国大模型企业有冲击资本市场的勇气,但也暴露了行业集体困境:技术代差难追、商业化路径模糊、资本耐心有限。

当资本褪去狂热,技术能否兑现承诺、场景能否养活野心,才是大模型企业的终极考题。智谱启动上市只是序幕,真正的生死战,现在才刚开始。

相关内容

路透社:华为准备大规模出货...
对于中国AI公司来说,这是幸运的时机,他们一直在争先恐后地寻找H2...
2025-04-24 02:00:20
原创 ...
继歼50罕见试飞后,美媒就又炒作中国“航母楼”在扩建,难道,中国新...
2025-04-24 01:59:21
读懂IPO|江波龙业绩双增...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3月21日,江波龙...
2025-04-24 01:39:22
在美上市iShares安硕...
在美上市iShares安硕MSCI印度ETF跌0.2%,报53.4...
2025-04-24 00:59:41
天富龙上交所IPO过会 专...
智通财经APP获悉,4月23日,扬州天富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
2025-04-23 23:23:33
天富龙沪主板IPO过会 推...
涤纶短纤维企业天富龙沪主板IPO过会。 4月23日,上交所上市审核...
2025-04-23 22:02:40

热门资讯

ETF资金榜 | 港股科技50... 2024年9月9日,港股科技50ETF(513980.SH)收跌0.71%,成交8303.43万元。...
3月26日基金净值:易方达中证... 证券之星消息,3月26日,易方达中证电信主题ETF最新单位净值为1.2739元,累计净值为1.273...
区块链概念13日主力净流出4.... 8月13日,区块链概念上涨0.65%,今日主力资金流出4.6亿元,概念股180只上涨,40只下跌。 ...
3月26日基金净值:易方达中证... 证券之星消息,3月26日,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最新单位净值为1.3591元,累计净值为1.6301元...
IPO雷达|背靠五粮液,“白酒...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宁可坚 港交所官网信息显示,宜宾商业银行已于12月20日通过港交所聆讯,有...
中国建设银行申请数字货币的离线... 金融界2024年12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数字...
【ETF动向】12月16日国寿... 证券之星消息,12月16日,国寿安保沪深300ETF基金(510380)跌0.44%,成交额1274...
12月16日基金净值:广发沪深... 证券之星消息,12月16日,广发沪深300ETF联接A最新单位净值为1.7625元,累计净值为2.3...
BTC再创新高,CDTT成为数... 华闻之声新媒体联播网(撰稿 CDTT)近日,比特币(BTC)价格再创新高,全球数字货币市场再次吸引了...
货币信贷改善将推动钢市“供需转... 宏观数据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