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道作者 | 欣欣
近日,来自河北邢台的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澳科技)发布公告,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IPO。若在港股成功上市,其将形成“A+H”股的资本格局。
晶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光伏发电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其核心业务覆盖了从硅片、电池、组件到光伏电站的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
根据索比咨询的调研统计,2024年晶澳科技的组件出货量预计在75 - 80GW,在行业内排名第二。若与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57GW的数据相比,同比增长最高可达40%。
晶澳科技靳保芳先生出生于1952年9月,今年已72岁。在《2023胡润全球富豪榜》上,他以750亿元身家蝉联河北邢台首富。
截至发稿时,晶澳科技在A股市值总计达421.65亿。
01
晶澳科技是全球少数实现“硅片-电池-组件-电站”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企业,其致力于解决清洁能源规模化应用的问题。
晶澳科技通过自研N型TOPCon电池(量产效率24.8%)、智能化生产以及全球化供应链,成功将组件成本控制在1.1元/W以下,相比二线厂商,毛利率高出3 - 5个百分点。
从产品收入来看,2024年晶澳科技组件出货量的占比超过营收的90%,稳居全球第二。
其旗舰产品DeepBlue 5.0组件功率达670W,能够适配沙漠、沿海等极端环境,而且单瓦溢价较PERC产品高0.05元。
此外,晶澳科技的硅片与电池自供率达到80%,这使其能有效抵御产业链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在客户方面,晶澳科技的国内大客户包括中电建、国家电投等央企,在海外也与BayWa、Iberdrola等能源巨头签订了长单。
晶澳科技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本地化交付+定制化服务”上,例如在阿曼、越南等地的生产基地,能在72小时内响应中东电站项目需求,交付周期比同行缩短30%。
在财务上,产能的快速扩张让晶澳科技享受到了行业红利。
2022年和2023年,该公司营收分别约为729.9亿和815.6亿元,同时净利润分别达到55.34亿和70.39亿,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71.45%和27.21% 。
然而,今年1月23日晚间,晶澳科技公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公司将亏损45亿-52亿元。结合前期财报来看,去年第四季度单季亏损范围在40.2亿元- 47.2亿。
02
晶澳科技的创始人靳保芳出生于河北省宁晋县耿庄桥镇崔官庄村。
1996年,44岁的靳保芳辞职下海。起初,他创建鞋厂,却因市场、技术等因素遭遇失败;之后,他又尝试效仿邻近的沙河电力局创办再生玻璃厂,结果同样不尽人意。
同年,他从电力局长转型投身光伏领域。此后,他凭借“务实敢为”的风格,带领晶澳科技穿越了三次行业周期。
晶澳科技2007在纳斯达克上市,成功融资2.25亿美元;2018年私有化退市;2019年借壳天业通联登陆A股,市值较美股时期增长近7倍。
如今,晶澳科技的生产工厂在国内和海外均有布局。
国内主要分布在河北邢台和廊坊、江苏扬州无锡和连云港、安徽合肥、上海奉贤、浙江义乌、云南曲靖和内蒙古包头;海外生产工厂则位于越南北江。
03
晶澳科技所处的光伏行业,在过去十年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202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约130GW,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48.2GW,占比约37%,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2021 - 2023年,随着“双碳”目标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光伏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202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飙升至约450GW,中国新增装机容量达165GW,占比约37%,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
在技术层面,光伏技术不断突破,新型电池技术如TOPCon、HJT等逐渐走向成熟,推动产业朝着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向迈进。
如今,光伏行业在历经“三头在外 - 政策驱动 - 技术内卷”三个阶段后,呈现出两大显著特征:
一是技术迭代加速,N型电池对P型的替代周期从5年压缩至2年,2024年TOPCon市占率超60%;
二是出海白热化,欧美“双反”、中东本土化政策倒逼产能外迁,2024年中国组件出口超300GW。
据InfoLink数据,2024年晶澳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二(75 - 80GW),海外市占率12.4%,在欧盟高端市场具有突出的溢价能力。
其“全球化产能 + 本地化运营”模式构建起了护城河,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2GW工厂享受IRA补贴,相比同行出口成本低8%。
04
在竞争激烈的光伏市场中,晶澳科技也面临着诸多竞争对手,其中包括晶科能源、隆基绿能等知名企业。
在技术布局上,晶澳科技同时涉足TOPCon、HJT、钙钛矿等领域,避免了单一技术押注带来的风险;在成本控制方面,晶澳科技生产的硅片非硅成本为0.55元/片,较行业均值低6%。
从市场前景来看,数据显示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2025年增长15%,中东/非洲市场年均增速超25%;同时,BC电池、钙钛矿叠层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重塑行业格局。
然而,晶澳科技也面临着不少市场挑战。
例如,欧美碳关税(组件碳足迹≤415kgCO₂e/kWp)以及专利战升级(TOPCon专利诉讼标的超百亿)等。
对此,晶澳科技也有着自己的破局之策。阿曼6GW电池项目有助于公司抢占中东市场的桥头堡,而DeepBlue 5.0组件碳足迹较竞品低12%。
如今,光伏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晶澳科技此次H股上市,不仅是其拓展资本渠道的重要跳板,更是对其全球化运营能力的一次压力测试。
在技术、成本、合规这三重赛道上,这家老牌巨头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深刻影响着下一个光伏十年的发展走向。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本文还参考了创投君、预见能源、 且学且思录、抖音百科等相关内容,一并致谢。文中图片源自公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