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益于AI主题,医药板块市场风险偏好有所提升,行情持续发酵。
今日盘中,医疗ETF(159828)涨超3.4%,创新药沪深港ETF(517110)涨超2.5%,生物医药ETF(512290)涨超2.1%,领涨市场。
AI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领域包括药研(化合物及抗体筛选、临床研究效率提升等)、供应链质控(基于AI的各环节数据分析和交互等)、辅助诊断/术中导航(疾病相关图像及文字的处理和生成等)、数字基建(基于AI及大数据的高效办公等)等。
中邮证券表示,“AI+医疗”有望应用于药物研发、癌症诊断、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领域,行业或迎来巨变。“AI+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 2022 年的137 亿美元增至 2030 年的 1,553 亿美元,CAGR 为 35.5%,行业存在爆发式增长机会。
政策面上,国内宏观政策利好AI制药,医疗AI三类证审批加速。“AI+医疗”相对传统医药研发优势显著,在算法+数据+临床场景闭环构建护城河,“AI+医疗”细分板块享受估值溢价。
另外,医药板块还受益于医保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医疗反腐力度缓和、创新药政策红利等。长期来看,医药板块还受益于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的逻辑,在国内外复杂的宏观政治环境之下,医药作为内需+刚需的确定性长期成长行业,综合比较优势明显。
具体来看:
1、政策端:集采推进5年,相关预期已有所反映
今年的医保谈判/竞价环节,共有117种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89种谈判/竞价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价63%,总体与2023年基本相当。随着医保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行业生态有所改善,本土医药生物企业有望进一步以量补价、利润回暖。
另外,医保目录扩容及商保政策持续推进,持续支持创新药,特别是丙类目录的设立为高价值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药品提供了支付空间,如CAR-T、ADC等,利好国内创新药企。此外,国内医疗反腐政策执行力度相较于去年整体有一定缓和。
2、AI+医疗:业务场景全面拓展
AI 与医疗的融合正带来诸多投资机会。在诊断治疗上,AI 可分析影像、提供临床决策,例如微软子公司 Nuance 的 DAX Express 可自动生成临床笔记 。个性化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AI 结合基因数据优化治疗方案,还能借助可穿戴设备实现动态健康监测。药物研发中,AI 工厂模式结合量子计算,缩短研发周期。此外,医保结算与远程医疗等医疗流程智能化方面,也有很大发展空间。
3、消费端:受益于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逻辑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开支占比会显著提高,“银发经济”增长有望盘活医疗消费,基本面预期向好。消费升级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居民的用药结构和优质医疗服务需求逐渐升级,有望带动医疗行业基本面改善。
4、创新端:国产医药创新打开成长天花板
当前我国新药研发管线的全球市场占比显著增加,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开展临床试验的国家地区。2023年创新药新药上市申请(NDA)受理量为132件,相比于2017年翻了6倍。
优秀国产创新药的海外出口有望进一步打开国产医药创新的成长天花板,加速国产创新药与创新器械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创新药一定程度上具有科技成长属性,在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海外流动性趋松时或具备较好的弹性。
5、估值端:历史相对低位,存在配置性价比
医药板块当前估值表现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存在配置性价比。以中证生物医药指数为例,截至2025年2月19日,指数市盈率(TTM)为35.60倍,位于历史的29.36%分位,属于较低区间,布局性价比较高。
数据来源:Wind;截止2025年2月19日
风险提示: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提及基金属于股票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理论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提及基金为指数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相关指数,其风险收益特征与标的指数所表征的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相似。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