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孙燕 上海报道
格兰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兰菲)在上海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在A股IPO。
格兰菲总部位于上海张江,成立于2020年。2020年,老牌上海CPU企业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兆芯)将自身GPU业务进行切分独立,建立了格兰菲。
而从兆芯的发展史看,该公司团队最早来自于美国的图形芯片设计公司S3 Graphics。2000年,S3 Graphics被台湾的威盛电子收购。2013年,威盛电子与上海联和投资(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合资成立了兆芯:兆芯收购了威盛的CPU、GPU和芯片组的相关技术团队,其中GPU团队就直接源自S3 Graphics。
专注于显示领域
格兰菲拥有两大产品线:GPU芯片和AMOLED显示驱动芯片。
格兰菲的GPU芯片是其核心产品之一,主要用于图形图像处理。官网显示,格兰菲图形图像解决方案部门是国内成立最早、体系最完整的图形处理器设计及研发队伍。该部门提供独显芯片和图形图像产品的IP设计服务,其主要面向显卡及其他桌面或移动端计算市场。
此外,格兰菲还提供AMOLED显示驱动芯片。AMOLED被称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对比度高、视角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高端显示设备。
产品方面,格兰菲目前已推出 Arise-GT10C0芯片及 Glenfly Arise-GT-10C0显卡。其中,Arise-GT10C0芯片基于28纳米工艺制造,显存位宽64bit/128bit,频率1200MHz,FP32浮点性能可达1.5TFLOPS。
可以看到,格兰菲专注于显示领域。从国际GPU巨头的发展历史看,英伟达同样从显卡发家。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许多GPU厂商正在转向AI算力领域,专注于AI训练和推理等场景的研发和应用。而从公开信息看,格兰菲在算力领域尚未有较多部署。
启动IPO之前,格兰菲已经完成了数轮融资。企查查显示,目前格兰菲无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为兆芯,持股比例为27.4378%;其他股东包括海南云锋基金中心(有限合伙)、苏州君联相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信熹新一代半导体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上海GPU厂商加速上市进程
近半年来,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和沐曦等上海GPU厂商先后于2024年8月、2024年9月、2025年1月启动IPO。
作为国产GPU的重要阵地,上海还集聚了天数智芯、登临科技、瀚博半导体、中天恒星等GPU厂商。
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国内GPU厂商集中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其中,上海7家、武汉3家、南京3家、深圳2家、北京1家、天津1家、长沙1家、珠海1家、西安1家、重庆1家。
在此背后,上海作为集成电路重镇,从政策、展会等角度支持GPU发展。如在2024年底发布的《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中,上海提出要加快通用图形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等自主智算芯片攻关。此前在《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中,上海也明确推动图形处理器(GPU)、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等计算芯片和RISC-V指令集架构芯片的研发。
展会方面,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壁仞科技首款通用GPU芯片BR100首次向公众展出;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企业无问芯穹发布了业内首个千卡规模异构芯片混训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国产和进口GPU芯片,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异构芯片算力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