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后可是搞了个大动作——政府精简运动。
这不,他不仅冻结了大部分政府部门的招聘,还向200万名联邦政府全职文职雇员提出了自愿离职计划。
看来,在精简政府工作人员这件事上,特朗普是认真的。
不过,特朗普的这一政策意外地波及到了台当局。
据报道,曾6次窜台在台海问题上大玩两面手法的“美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被特朗普解雇了。
现在她的头衔已经被改为“前主席”,AIT主席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也移除了她的头像和名称。
可以说,罗森伯格成为了“史上最短命”的AIT主席,这对台当局而言无疑是一个意外冲击。
尽管“美国在台协会”在台湾被视作重要机构,但实际上它只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主要负责处理美台之间的经济、文化等非官方关系。
当年美国为了与中国建交,不得不中断与台湾的正式外交关系,而设立了AIT作为一种“后手”来制衡大陆,它也算是美国政府的“驻台办事处”。
历任的AIT主席一般都是退休外交官或具有政治酬庸性质的人物,而拜登政府则打破常规,任命了资深的安全事务官员罗森伯格来担任此职。
然而,随着特朗普的解雇决定,罗森伯格不到两年的任期戛然而止。这种人事变动自然引起了台湾当局的紧张情绪。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罗森伯格的解雇并不令人意外。AIT本身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机构,更不是台湾塑造的那样高大上。
AIT主席没有实权,也没有资源,然而台湾一直将其地位抬高,每次罗森伯格访台时,总是安排她会见包括蔡英文、赖清德在内的重要人物。
台湾当局的“假戏真做”,让岛内民众误判了AIT的分量。
而罗森伯格的职位本来就是一种政治任命,随着民主党政府的下台,她的离职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与政治本来就无关,她的老板下台了,她自然也要跟着下台。
据港媒报道,江启臣在接受采访时对“美国在台协会”主席变动问题发表了看法。
他指出,美国政府换届后,该协会负责人变动是一种常态。然而,这次人员调整来得有些突然,没有预兆,这让台湾当局难免感到紧张。
其实特朗普上台后不确定的对台态度,本就让台当局十分敏感。
虽然他没有在关税问题上对台湾网开一面,但台当局仍对贸易摩擦心存顾虑,希望借助“美国在台协会”来缓和紧张关系。
但从特朗普这次精简政府机构的力度可见一斑,他甚至不惜动用裁员方案重组中央情报局。对于这样一个敢于“动刀子”核心机构的总统,“美在台协会”更就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机构了。
眼下,“美国在台协会”是否会有新的接任者仍是未知数,但我们可以推测,此机构在特朗普眼中的分量可能并不高。
特朗普在驻外大使职位上安排亲家的事实表明,他倾向于更直接地由白宫掌控外交,而不是依赖国务院或者“美国在台协会”。
在这种情况下,以江启臣为代表的台湾政客们竭力为特朗普的决策辩护,想证明美台关系依旧稳固,这种努力更多像是一厢情愿。
毕竟,早在特朗普上任之前,他就已经表现出对台湾芯片产业的不满。要说对台湾挥舞关税大棒,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一点“美国在台协会”恐怕无能为力。
即便台湾当局说再多的好话或购买再多的美制武器,也难以消除两者间的根本分歧。
对于赖清德来说,重要的是认清现实。期望通过“美国在台协会”来确保所有利益无虞显然是过于乐观的想法。
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无论现在美国总统的位子上坐的是谁,两岸都将统一,谁也无法干涉,更别说阻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