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世纪晚期货币匮乏的英国,经济发达,货币便会增多?
创始人
2024-11-21 15:42:27
0

引言:

小额货币的流通量,从侧面生能够体现社会商业经济的发展,中世纪末期英国,国内的小额货币出现了匮乏的现象,这对中世纪后期的英国造成了经济波动。

这也说明了英国政府,没有做到合理的宏观调整,以及没有建立严厉的市场治理规则,而从英国居民的角度上研究,就表明了英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是有较大的提升的。

这反映了基层商业活动的积极,以及市民对市场的影响开始变得重要了。

价值流失的英国货币

英国商业化发展阶段,是在12至13世纪,经100年来的商业发展,英国进入中世纪晚期后,商业有繁荣的迹象。

货币经济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越发重要了,小面额的银币,不仅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乡村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商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而英国政府未能及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这使得发行在市场流通的小额货币,并不能满足民众的购买需求,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一问题,将会限制商业的健康发展。

小额货币匮乏最基本最直接的,就是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用于日常购买所需的货币,大多数是小额货币,很少人会用大面额的货币进行日常购买,而商家也不习惯在售卖时,用小额货币兑换大额货币,这会影响到未来的商业交易。

而居民应对该问题时,也表现得很直接,居民会向议会提交铸币申请,直接明了,议会受到请愿书后会召开大会,考虑是否铸币,增加小额货币的发行量。

如果议会不通过此项请愿的话,居民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用其他方式来购买,如果是购买

半便士的商品,而半便士的货币正处于匮乏的情况,就只能把一便士当做半便士购买了,或者购买两份半便士的商品。

虽然在短期内,不会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影响,但是长期则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导致人们的购买欲望持续降低。

大额货币和小额货币,在普遍情况下是分层次流通的,一些大宗商品的交易,一般会用大额的货币,而在货币交换的最后阶段,基本上是小额货币的天下,但是商品过多以及小额货币匮乏的矛盾,就导致了交换过程并不流畅。

而另一方面,小额货币的匮乏,不是短时间内产生的结果,而是长时间存在的现象。

货币流通与信贷消费的互补

小额货币长时间的匮乏,也促进了另一种交易方式的发展,那便是信贷,在进行交易时,避免面额大的货币进行裁切,交易双方都同意进行信贷交易,虽然这能够缓解小额货币匮乏造成的不便,但也会产生另一种的不便。

如果信贷过程中产生了债务纠纷,双方只能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了,而这种信贷支付方式的发展,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使得债务和经济之间产生了互补,同时也将商业活动的货币交易

产生的资产,转移变成了债务之间的流转。

英国政府也没有忽视,小额货币匮乏带来的潜在影响,一直积极改善货币环境,通常的做法是完善法律,严惩损害货币流通的行为。

另一方面,就是增加小额货币的铸币,同时,每隔一段时间,回收小额货币进行重铸,防止本国货币的流失,同时也提高了货币的质量。

如果发现私自进行货币的削减、融化货币等行为,则被判处重罪,可知当时英国全国上下有多么重视小额货币的发行、流通。

为了保证本国货币的正常流通,英国政府也会限制他国货币的流入,

由于他国货币的质量与英国货币的质量,有着明显的差异,而那个时代货币的锚定物就是货币本身的材质,银币的价值取决于该货币中的银含量。

各国的货币参差不齐,混入英国的货币市场中后,会导致部分优良的本国货币流失,从而产生货币的流失。

而在货币重铸中,也会导致货币最后的质量有所下降,于是限制外国货币混入英国货币市场,是英国政府一直所关注的。

三个主要原因导致货币匮乏

尽管英国政府加强了对市场的管控,投入了更多小额货币,但是依旧没能有效解决货币流失的问题。

整个中世纪晚期,小额货币一直出现匮乏的情况,持续时间是非常长的。

究其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研究,但是原因远远不止三个。

第一层原因,就是从货币的根源来说,银币的铸造是需要银矿的,中世纪时期,英国早期的商业贸易,使得货币需求量大增,银矿的开采也如火如荼地进行,逐渐来到中世纪晚期,银矿的殆尽,使得铸币的银匮乏,这也导致了货币铸造的过程已经出现了问题。

第二层便是贸易的开展,中世纪的英国逐渐发展成一个海洋王国,对外贸易的规模非常巨大,但是英国商业贸易并不能说明贸易没有逆差,反而在世界贸易中,英国的贸易逆差是逐年上升的,这导致了许多在大宗商品领域中,就连大额的货币也成为了流失的对象。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政府也做了非常多的尝试,但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并没有能力扭转这一情况。

其三就是流通问题,金属的贮藏本身是会有损失的,另一个角度来研究,就是货币在流通中被部分的人私藏起来进行重铸,从而获取利润,而这其中损害的利益,便是由政府和居民来承担。

在流通方面上,英国政府没有有效的做法来应对,关注货币的质量,忽略了货币流通中产生的损失,英国周边的邻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这些国家的货币质量普遍比英国的低。

普通的消费,使得国外的劣币进入市场,驱逐了良币,使得国家货币质量不断下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货币的贬值,国家货币市场受到干扰。

结语:

中世纪晚期英国的小额货币匮乏,导致了信贷消费崛起,但是小额货币的短缺的问题不解决则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英国政府完善了法律,对市场的管控也更加严厉,但也没能彻底避免该情况的发生。

究其主要原因,一是银矿的枯竭,导致了银的匮乏,而导致外贸产生的逆差,转移到经济中去,使得本国货币的流失。

另一个则是他国货币的混入,使得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了货币的贬值。

参考文献:

《中世纪晚期英国市场结构的转型》

《英国中世纪晚期乡村共同体研究》

《货币制度的世界史———解读“非对称性”》

相关内容

原创 ...
最近,德国总理默茨高调宣布将于10月率领一支豪华商务代表团访华,声...
2025-08-27 23:05:52
创业板ETF(159915...
截至收盘,创业板成长指数上涨0.4%,创业板指数下跌0.7%,创业...
2025-08-27 23:02:45
期货律师:进行usdt理财...
案情:某投资者经人介绍委托某交易员投资usdt理财,投资者将资金打...
2025-08-27 22:58:03
甘肃白银:经济量质齐升 产...
中新网甘肃白银8月27日电 (刘玉桃)“我们聚焦转型提质,注重聚势...
2025-08-27 22:28:10
永安期货:8月26日召开董...
每经AI快讯,永安期货8月27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届第十四次...
2025-08-27 22:02:54
原创 ...
长时间的交易中,不少朋友发现:明明看了不少分析报告,算清了支撑位阻...
2025-08-27 21:37:05

热门资讯

机构看好创新药出海机会,恒生创... 截至收盘,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跌4.8%,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4.3%,中证创新药产业指...
4个月猛增超1万亿元,我国ET...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截至8月25日,我国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大关,...
奇瑞汽车赴港IPO获中国证监会...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奇瑞汽车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事项下发...
中产最爱的酒店,要去香港IPO... 动图由豆包AI「照片动起来」生成 作者王涛 编辑吾人 继早前市场传闻中概股禾赛科技、小马智行等已以保...
净利波动,纳百川IPO迎考 2007年成立的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在陈荣贤家族的带领下一路闯向资本市场...
5万亿!又到了个股难跑赢ETF... 市场巨震,A股成交再破3万亿,位居历史次高。 今年A股出现了久违的情绪大逆转,从4月8日市场出现慢牛...
中证A100指数ETF今日合计... 统计显示,中证A10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65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6768.55万元,环...
首发规模9.6亿元 融通中证诚... 8月27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联接基金于8月26日成立,发行规模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