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之大变局,目前,中国新能源电动化率已经大幅提升,而电动化后的智能化国家已经布局接近十年,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间点上,作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行业领头羊的地平线于10月24日正式登陆了港交所。
这不仅在业内引发热烈反响,抬高国产智驾算力天花板、稳站全球高阶智驾市场第一梯队的地平线还受到了外界史无前例的关注。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自2021年起,按解决方案总装机量计算,地平线是首家且每年均为最大的提供前装量产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中国公司。截至目前,地平线软硬一体的解决方案已获得27家OEM(42个OEM品牌)采用,装备于290款车型,其中,中国十大OEM均已选择地平线的智驾解决方案。显然,凭借技术理念的前瞻预判和本土化的商业落地,地平线对汽车行业发展变革的价值已初步显露。
此次地平线上市,随着阿里巴巴、百度、法国达飞集团CMA CGM控股、JSC作为基石投资人,投入巨资加入原本上汽、比亚迪、宁德时代、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国内外巨头构成的强大投资团,公司市值冲破530亿港元。智驾领域玩家们的资本市场、商业市场双竞争已全面铺开。
智驾,消费者买单吗?
2024年,完全无人驾驶汽车让武汉成为“赛博武汉”,智能驾驶也成为车企的“潮流标签”,似乎哪家车企,某款主流车型不提智能驾驶,就代表着落伍。
《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也证实,消费者对不同场景下自动驾驶功能(含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自动驾驶、城市地面道路自动驾驶以及自动泊车等)的兴趣较去年均出现提升。
那智能驾驶,拿什么征服消费者,让他们买单呢?大量的实例告诉我们,掣肘消费者体验的最终是“可用、好用”,未来甚至到“爱用”。通俗来说,智能驾驶要安全性比人开车的事故率低,体验起来还要“优雅不怂,从容笃定”。
以此为目标,拟人化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设计理念从“传统的模块化”和“端到端”两种设计路线中胜出,成为行业的共识。简单来说,“端到端”设计理念下的车辆像人一样,在具备一些基本常识后,就可以通过不断观察和学习,自己提炼应对各种路况的方法,并且越开越好。
拥有华人在全球机器学习领域顶级科学家余凯作创始人的地平线自2016年率先提出当前最具技术前瞻性的自动驾驶端到端的演进理念,又在2022年提出了自动驾驶感知端到端算法Sparse4D。2023年,由地平线学者作为第一作者的业界首个公开发表的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UniAD,荣获CVPR 2023最佳论文。论文中,UniAD框架被首次提出,成为业界首个感知决策一体化的自动驾驶通用模型。
全球电动车领跑者特斯拉2019年采用第一代自主研发的FSD1.0芯片,此后基于“端到端”技术持续迭代,2023年12月推出了“端到端AI自动驾驶系统”FSD12,相对来说,华为自乾崑ADS 3.0转为端到端技术,具备了从车位到车位的高阶智能驾驶能力。
2024年4月24日,作为中国首家以及全球首批设计和开发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及汽车处理硬件的公司之一,地平线重磅发布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以及Horizon SuperDrive(HSD)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两款智驾科技产品的发布,是地平线顶级软硬结合全栈技术能力以及最大规模量产经验的实力彰显,也更加凸显了地平线位居智驾科技公司第一阵营的行业地位。其中,HSD凭借面向量产的端到端World Model,并基于数据驱动的交互博弈算法,在任何道路环境下都能兼顾场景通过率、通行效率和行为拟人,在拥堵汇流、路口交互-动态Driveline、礼让骑行人、拥堵换道、城市环岛通行等城区复杂场景下,打造拟人化的用户体验。
此外,地平线征程6系列是国内唯一满足“全阶”智能驾驶量产需求的系列计算方案,其中征程6P算力高达560TOPS,抬高了国产智驾算力的上限。
从征程2,到征程3,征程5,三代征程产品均迈入量产轨道,累计出货量已超600万套,获得了市场商业化落地的成功。根据高工智能汽车发布,2024上半年,地平线分别凭借28.65%和33.73%的市占率,在中国市场自主品牌乘用车智驾计算方案以及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市场双双获得第一。
领头羊得怎么赢?
除了技术和消费者体验,市场最关心的还有业绩。近年来,在技术、安全、创新、流程、体系、质量等多方面提升的努力下,地平线的业绩确实也实现了显著的规模性增长。2021年-2023年地平线的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2.3%。今年上半年,地平线实现营收9.35亿元,同比增长151.6%。收入结构上,汽车解决方案为地平线的营收主力,在2021年至2023年的总营收占比逐年升高,分别达到87.9%、88.5%、94.8%,在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97.7%。
此外,虽然尚未迎来业绩拐点,但事实上,地平线并不太缺钱。招股书显示,过去3年,地平线经调整后的净亏损为46.3亿元,但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仍有104.52亿元,按照过往的运营成本,地平线的现金足以支撑数年。
以往互联网产业经验告诉我们,作为一种革命性的行业,企业如果将资金大量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新行业/新模式的冷启动、消费习惯的培养,以及研发创新,对企业和产业甚至社会来说利在长远,可以为未来的领先奠定基础,构筑强有力的模式护城河,并得以在群雄逐鹿的阶段保障企业的核心优势。据了解,地平线的资金主要花在了研发前期的高额投入。
过去三年,地平线的研发投入不断增长,从2021年的11.44亿元,到2022年的18.8亿,再到2023年为23.66亿元。今年上半年,地平线研发投入14.2亿元,超过了2021年全年投入,同比增长35.3%。
值得一提的是,Mobileye近三年累计投入了152.5亿元的研发金额,是地平线同期的近三倍。但Mobileye的毛利率远没有地平线那么可观。此前三年,地平线的毛利率为70.9%、69.3%及70.5%,基本高出Mobileye约20个百分点。到了今年上半年,地平线毛利率显著增长达到79%。
截至2024年6月30日,地平线研发团队共有1696人,占员工总数的73.1%,比去年年底增加218人。其中,研发开支总额的60%用于留住上述研发人员。
除了研发创新的投入,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地平线每一款产品量产,都会派驻研发人员到车企驻场,与客户一起打造“样板间”。征程3、征程5在理想汽车上量产时都调动了上百人的团队。这一独特的服务理念是征程3、征程5等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出货、地平线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一大秘诀。
此外,面对中国智能驾驶高速发展的机遇,Mobileye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只提供打包好的“黑盒”交付方案,造成公司响应速度慢、无法自行迭代功能等弊病,这种模式逐渐受到车企及一级供应商的摒弃。2022年,Mobileye开放了部分软件开发工具包,包括面向EyeQ系统芯片的软件开发工具包,支持车企日后基于EyeQ 6 High和EyeQ Ultra处理器架构部署差异化的算法和工具。
相比之下,自2015年成立以来,地平线坚持智驾产业底层赋能者的定位,打造了业界最为灵活、开放、成熟的商业模式,通过BPU IP授权、芯片DIN、软/硬件解决方案以及全栈解决方案交付四个层级的开放协作模式,灵活开放赋能客户。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允许OEM和第三方开发商使用地平线算法和处理硬件作为基础,开发满足定制化需求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功能,这种开放性让地平线广泛链接上下游产业伙伴超200家,覆盖量产交付等各个环节,形成国内最繁荣的生态体系。
此次IPO募资,地平线主要募资用于研发,包括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及核心关键技术、销售及营销相关开支、未来战略投资合营企业、拓展并增强技术能力等。
在万众瞩目下成功上市,获得稳定融资渠道的地平线,将在未来几年的竞争中稳住本土领头地位,进而与全球企业争夺智驾市场。不得不说,此时上市,正是地平线深刻理解产业发展的阶段,运用战略眼光落子布局的选择。而如何利用产业格局变化,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这只国产智驾解决方案龙头股面前的重要课题。
CIS
—— / 好文推荐 / ——
全球紧盯“中国时刻”
警惕“非法荐股”!
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或将常态化
岚图知音加入“围剿特斯拉”
首批中证A500ETF首日成交额超百亿
谷歌直面分拆危机
防止“减持”成为“漏风口”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