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金农宝
南海农商银行计划于11月10日进行的9387万股股份司法拍卖,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笔股份的评估价值高达6.29亿元,评估单价为6.7元,但起拍价仅为4.40亿元,相当于评估价的七折,单价为4.69元。这一价格折扣,既反映了当前市场对该行股权的看法,也揭示了能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面临的财务压力。
能兴控股作为南海农商银行的第二大股东,持有该行5.29%的股份。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能兴控股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2023年,该集团的营业收入为82.32亿元,但净利润却出现了4.58亿元的亏损。此外,能兴控股旗下多项资产已被司法冻结,成为被执行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使得其持有的南海农商银行股份也遭遇了冻结。
根据工商资料,能兴控股持有的股份因合同纠纷而全部被司法冻结,这一背景使得即将进行的拍卖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能兴控股的财务状况,也可能对南海农商行的IPO计划产生深远影响。自2018年起,南海农商银行就开始为上市做准备,但其IPO申请在2023年9月30日被中止,原因是财务资料过期,需要更新。这一中止状态的出现,使得该行的上市前景变得更加复杂。
南海农商银行在其招股书中表示,尽管能兴控股持有的股份被处置,但这不会导致其实际控制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亦不会对股权结构和业务运营产生显著不利影响。然而,市场的信心往往与股东结构密切相关,能兴控股的财务困境及其股权的司法拍卖,可能会引起投资者的疑虑,进而影响南海农商行的IPO进程。
除了股东结构的不确定性,南海农商银行自身的业绩也不容乐观。根据最新财报,该行2023年营业收入为68.61亿元,同比下降1.79%;净利润为23.82亿元,同比下降12.68%。与此同时,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在持续攀升,2021年至2023年间,分别为13.52亿元、15.97亿元和22.94亿元,不良贷款率也逐年上升,从1.08%增长至1.49%。这一系列数据表明,南海农商行的资产质量正在受到考验,未来的贷款风险也在加大。
南海农商银行在IPO之路上将面临诸多挑战。能兴控股的财务危机、股权的司法拍卖、公司自身的业绩下滑与不良贷款上升,均对其上市计划构成了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海农商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投资者信心,才能在未来的资本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