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证监会优化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王思文
5.7万亿元ETF市场再迎大利好!
11月19日,最新一期《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显示,为进一步降低行政相对人负担、推动ETF高质量发展,证监会将优化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取消ETF注册环节提交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的要求。沪深交易所也相应修改了自律规则。
业内人士表示,证监会优化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有利于减轻行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强化了审慎监管,将进一步助推ETF市场高质量发展、壮大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力量。
成熟指数ETF可直接申请注册
对特殊产品专门安排
《通报》指出,即日起,对于跟踪成熟指数的ETF产品,基金管理人可直接向证监会申请注册。产品注册完成后,基金管理人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则和要求,向交易所申请发售和上市。
一位基金公司产品负责人表示,交易所出具无异议函,主要是对相关ETF具备开发条件,可在交易所网上发售、上市交易且申赎安排、交易安排已经基本成熟的确认,近年来运行整体顺畅。
“近年来,ETF业务发展日趋成熟,行业开发运作ETF产品的能力整体提升,对成熟ETF再做提前把关意义确实不大。”一位公募人士认为,本次改革简化了相关流程安排,减轻了行业机构负担,有助于释放市场活力。
而对于具有创新要素产品、复杂产品、新指数产品化等少数情形,《通报》作了专门安排。
《通报》要求,对于具有创新要素产品、复杂产品、新指数产品化等少数情形,交易所将适时启动产品开发评估机制,结合市场容量、市场影响、产品运作稳健性等,就现阶段是否适合开发相关ETF产品进行评估;基金管理人可结合自身业务准备情况、既往ETF运作情况等积极参与评估论证。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表示,一些ETF创新产品可能对申赎安排、信息技术系统、业务规则等有特别要求。出于审慎监管考量,交易所对部分产品开展评估的安排,符合产品开发运作规律,有利于行业行稳致远。
针对ETF产品集中申报现象
将采取分批注册等措施
对于近年来出现的行业机构集中申报ETF的情形,《通报》强调,支持基金管理人市场化开发运作ETF产品,也请基金管理人结合自身实际,深入研判市场发展形势和投资者需求,专业审慎进行产品设计开发,避免跟风布局、扎堆申报,以及随之出现的募集发行不及预期、持续运作不稳健等问题。
《通报》指出,后续ETF注册过程中,遇到管理人大量集中申报等情形的,将结合交易所有关意见、管理人分类评价结果等采取分批注册、引导管理人合理设置首发规模等措施,保障ETF产品有序募集上市,避免对市场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一家公募基金负责人表示,监管针对部分ETF跟风布局、扎堆申报现象,提出采取分批注册、合理设置首发规模等措施,有利于落实“以投资者利益为本”理念,引导基金长期投资,更好夯实合规风控底线。
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只有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合理创设开发满足投资者需求的ETF产品,在投资运作中保持产品稳定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上述基金公司产品负责人认为,《通报》的相关调整兼顾了降低行政相对人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和强化审慎监管、维护产品平稳运行,对于进一步促进ETF高质量发展、壮大资本市场中长期投资力量具有积极意义。
编辑:杜妍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陈墨
注:本文封面图由AI生成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