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之间的贸易博弈再度升温,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频频发声,一方面大喊要与中国重启谈判,甚至计划在明年初访华;另一方面,却急于为中国设定规则,强硬的言辞似乎是在试图逼迫中国在谈判之前就让步。特朗普最近向中国发出了一项严重威胁——如果无法达成协议,他将对中国商品加征高达155%的关税。这意味着,一件原本价值100美元的中国商品,若加上这些关税,价格将飙升至255美元,涨幅超过一倍。尽管特朗普声称这种税负将由中国承担,但实际上,过去几轮关税战已经让美国消费者深受其害,许多日常商品和玩具价格上涨,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普通民众以及那些无法承受成本的小企业。155%的关税如果真正实施,恐怕美国的消费者会比中国更早感受到压力。
不过,中国并没有按特朗普的节奏行事。在这个微妙时刻,中国出了一步妙棋——任命经验丰富的贸易专家李咏箑女士为新任驻世贸组织代表。这一任命意义深远,李女士在国际贸易领域拥有几十年的经验,曾参与过多哈回合等重大谈判,处理过无数复杂的国际贸易争端,擅长在全球贸易规则框架内维护国家利益。选择在谈判前换将,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特朗普试图抛弃国际规则、单边施压的做法无法奏效。中国要通过多边框架,即世贸组织这一全球公认的平台来回应挑战。李咏箑作为一位精通国际规则的谈判高手,将能在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时,通过规则层面进行更强有力的反击。
当然,规则的博弈只是一个方面,实力的背后同样至关重要。中国并不是没有筹码,反而掌握着一些可以对全球产业产生深远影响的“战略筹码”。比如,中国曾对稀土出口实施管制,这一措施对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中国手中的这一牌虽然暂时未出,但它的存在已经足够构成威慑,迫使对方在采取极端行动时必须三思。这就像下围棋,某些关键棋子不一定要立即落下,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足以牵制对方,影响整盘棋局。
回顾特朗普的施压策略,通常是先进行极限施压,如果效果不明显,就适当让步,再与对方谈判。但中国这次换将的举动,明确传达了一个信息:这种威胁和妥协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中国的大门敞开,欢迎谈判,但必须是有诚意的、遵守国际规则的谈判。那些依靠高关税和大声威胁来逼迫他国让步的国家,注定无法在中国面前占到便宜。中国不仅能在规则框架内与美国周旋,也有足够的底气应对任何挑战。
从根本上说,某些国家如果始终抱着零和博弈的心态,就无法建立健康的贸易关系。贸易的核心并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目前中美谈判在即,特朗普如果真心为美国民众的福祉考虑,或许该重新思考:是继续沉迷于加征关税这种损害双方利益的数字游戏,还是拿出真诚的态度,与中国一起谈一场对两国人民都有利的公平交易?中国的立场已经摆明,下一步就看美方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