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有基金经理转行出任上市公司董秘一职。10月14日,某某药业公司发布称,因工作调动原因,原董事会秘书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职务,公司董事会决定,聘任原某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基金经理转行任上市公司董秘,这件事情说起来似乎有些令人难以置信。毕竟担任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如果具备一定的理财能力,这样的基金经理更是名利双收。而上市公司董秘,通常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虽然上市公司董秘在利益上会有一定的保障,但很难像基金经理那样引人关注。
所以,更多的时候是上市公司董秘跳槽到基金公司来淘金,并觊觎着基金经理的位置,但基金经理转行到上市公司出任董秘一职,似乎是“降格”了,“下嫁”了。
那么,如果看待基金经理转行出任上市公司董秘这件事情呢?其实,这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可以相信,随着基金业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基金经理到上市公司任职,包括出任上市公司董秘职务。毕竟基金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天然的业务关联与资源互通,包括基金经理会经常性地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因此,二者之间的人员流动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尽管一些基金经理外表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实际上,不少基金经理都面临着投资的压力。尤其是部分理财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的基金经理,面临的投资压力更大,包括一些在基金经理位置上干了很长时间的基金经理,也想换一份压力小一些的工作。如此一来,这些基金经理都有了转行的动机。而出任上市公司董秘或其他职位,自然也是部分基金经理的一个选择。
实际上,基金经理转行出任上市公司董秘,这件事情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对于小白基金经理来说,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不为基金经理的光环所诱惑,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基金公司负责,对投资者负责的表现。包括一些理财能力较差的基金经理,如果让他们长期在基金经理的位置上坐下去,不仅他们自身会承受着投资的压力,同时更会导致基金投资亏损,损害基金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任职较长的基金经理来说,长期出任基金经理一职,也会让他们长期承受着投资的压力,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不乏有的基金经理因此英年早逝。因此,部分基金经理转行做其他压力相对小一些的工作,这是一个正常的选择,是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
此外,基金经理转行出任上市公司的董秘,可以进一步密切上市公司与基金公司的关系,更好胜任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的工作。毕竟基金经理有着资本市场的人脉关系,尤其是有着基金公司的资源,同时基金经理又熟知市场的需求,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需求,这不仅让基金经理在出任上市公司董秘后能得心应手,而且还可以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起到出谋划策的作用,进而为推动上市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