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黄金娟,原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中心运营管理部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首席技能专家。扎根电能表计量检定一线30余载,成功研制世界首条电能表自动化检定流水线,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曾获大国工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职工、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
▲黄金娟检查智能化计量检定系统表计检定情况
黄金娟身材消瘦,看似瘦弱的外表下却蕴藏着一股韧劲、钻劲。她针对电能表计量检定人工操作存在的效率低、误差风险大等问题,经过6年刻苦钻研,成功研发世界首套大规模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系统,实现电能表检定从人工向智能化作业的跨越式发展,将人均检定效率提高了58倍,检定数据信息准确率提升至100%。
执着专注研发智能化检定系统
1984年,20岁的黄金娟进入浙江绍兴电力局计量中心,开始从事电能表计量检定工作。工作时,她就站在密密麻麻的接线前,眼睛一刻不停地盯着刻度与报表,快速校验比对,再将电能表与接线连接、检定。这项工作她一干就是20年。
此后,黄金娟一边生产一边潜心钻研计量检定技术,凭着一股子冲劲和韧劲,攻克了岗位上遇到的各种难题,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
电能表更新换代带来的计量检定数量井喷式增长。看着长时间加班加点的工友和时常波动的检定准确率,黄金娟开始琢磨电能表智能化检定方案。2006年,她提出了“机器代人”的设想: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电表智能化检定。同事们都在说这是不可能的,很难实现,黄金娟却没有打退堂鼓。
2007年,黄金娟提出了总体思路,带领团队开始了持续6年的研发之路。2009年,她和团队研制出我国首个全自动计量检定工程样机;2010年,进行试点应用;2012年,建成世界首套大规模全自动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系统,检定能力由人均80只/日提升至4700只/日,检定可靠性从98%提升至100%。
这一成果以技术标准的形式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泛应用,还被推广到水表、燃气表等检定检测领域,以及丹麦、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为我国计量检定技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精益求精实现创新创效
全自动电能表智能化计量检定系统研发过程中,黄金娟始终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处技术细节。为了解决长时间大电流试验过程中的自动可靠拆接线难题,她画了上千张草图,锥形、半圆形、月牙形……最终确定的多曲面拆接线模型方案,使接拆线环节的作业时间由45分钟缩短到2秒钟,效率提高了1350倍。
为了解决不同厂家的电能表包装不统一、制约效率的问题,黄金娟探索出适应南方气候特点的纸制周转箱方案。“纸箱容易在梅雨季吸潮变形,为此我们进行了长达2年的持续试验,每日记录相关数据,验证了纸箱是可以在流水线上使用的。”黄金娟说。
原先,厂家送来电能表后,需要拆箱再装入标准周转箱。应用黄金娟研发的纸制周转箱后,电能表不需要取出就可以直接上流水线,并且直接配送出去,简化了流程。这项创新一举获得了10项专利授权,为企业每年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步履不停参与标准制定
黄金娟经常讲,电能表计量检定工作事关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不能有半点马虎,容不得丝毫差错,因此,必须有严格技术规范来保障检定质量和效率。多年来,她主编了包括《电能表自动化检定系统技术规范》在内的技术标准共11项。
2019年,黄金娟带领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出发:将电能表智能检定中国标准转化为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实现国际化应用,在更大范围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当年7月,团队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交了草案与新提案文件。最终,提案以国际标准的形式发起投票。2020年8月10日,项目成功立项。
经过近4年的努力,2024年4月23日,IEC国际标准《IEC 62057-3 电能表试验设备、技术和程序 第3部分:电能表自动化试验系统》正式发布。这项标准是我国在IEC/TC13(电能测量与负荷控制设备技术委员会)牵头制定的首个国际标准(IS),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在营销领域首个牵头编制的IEC标准。
内容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