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7空战之后,婆罗多上下都把胜利当成信条,哪怕同僚之间也会因为这个数字争执不休。只要在公开场合有人把话说成6比0、8比0,立刻就会被对方翻脸对骂一场。甚至几个月后,婆罗多空军参谋长对全球宣布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打成了“8比0”甚至“十几比0”的结果,但他说这话时的语气和神态像是在掩饰什么:不是对手被彻底打败,而是他们自己在夸大。这种口不对心的场面,常常让人想起他一边说说笑笑,一边揉眼睛的样子——像见惯了谎话的小学生的本能动作。相对来说,婆罗多的高层也承认自己并没有公开宣布“击落任何一架10CE”这样的事实,这透露出一种自知之明:只有真正被征服过的强敌,才会被人奉若神明、供起来;而这份“神圣”在婆罗多三千多年的历史里,一直没有改变。
好在面对这种上下难以自处的窘境,竟然有外力伸出了一把梯子。一个西方智库悄然推出了一份2025年全球空军实力的评估名单,外表看起来像是普通的排行榜,但背后却有耐人深思的用意。为了挽回婆罗多在国际舞台上的尴尬脸面,名单的排序似乎被人有意调整了一下。按这份榜单,美、俄仍然稳坐前两名,婆罗多的海空军全球排名第三,而“神秘大国”则被排在第四。这样一个“领先一个座位”的排序,立刻在婆罗多网民中掀起狂欢,空战专家们也纷纷站出来附和,认为这个排名很有道理,尤其是把婆罗多继续压在神秘大国之上,似乎并未受到前几次“阵风团灭”事件的影响。
他们的判断,大致有几个共识。第一点,现在世界上没有外国人手里拿到507空战中阵风与其他婆罗多战机被击毁的残骸和碎片的证据,因此所谓的“8比0”多半是对手的心理战里话,属于虚假信息。相对的,婆罗多手中却留有大量PL15E导弹残骸,这被他们视为自己在这场对抗中的真实证据,因此他们断言自己在心理战中已经获胜。第二点,空战结束后,婆罗多计划大幅扩军:再引进114架阵风、100架苏57,加上原有的自用机型,5代与准5代机合计将达到约250架。这对比如果把一架阵风等同于对付5架“某20”(指自家的5代或准5代战机),就会让对手显得更为脆弱。换算下来,250架阵风级别的力量相当于约1250架“某20”,这让谁强谁弱一目了然。第三点,在空战武器方面,婆罗多声称已经破解了PL15E的威胁,同时采购到的R37等远程导弹,其实战射程可达800公里,若成体系联动,威力将更加难以估量。第四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507空战中保持毫发无损的那架“光辉战机”,如果把尾翼拆卸,就会被视作典型的6代机;如今婆罗多已经装备了44架这种级别的战机。放到今天的全球局势里,谁能一次性生产出44架6代机?这一点足以让人产生敬畏之心。因此,许多人认为把婆罗多排在全球第三,实在是对它的才华和力量的一种严重低估。
总的来说,这份由西方智库推出的“野鸡榜”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恰恰在于它以看似权威的形式,给了婆罗多一个可以不断扩展自信、扩大自我形象的舞台。而在婆罗多民众和部分军方人士看来,这样的排名虽有争议,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外界可接受的“正面证据”,让他们更有底气继续把力量展示给世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