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聚云端,专研践理念。为进一步深化全市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依据市教育局确定的“新课标研修年”活动要求,9月26日晚,白银市小学数学学科基地(靖远县)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研课标践理念暨素养导向的试题命制研讨”。活动以“微讲座+深度研讨”形式展开,四位主讲人倾囊相授,与会教师思维碰撞,共同探讨新课标下的教学革新之路。
主题微讲座 点亮新课堂
1.新课标解码:重构数学教育的新图景
“如何让课堂从知识传授走向思维启迪”?会宁县如东友好小学李丰男老师《研读课标 赋能课堂深度思考》讲座,围绕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导向与“三会”目标内涵;学段划分与课程内容的结构性调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强化与跨学科教学实施四个方面,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新课标解码。
2.跨学科融合:编织数学与生活的经纬网
《小学“数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微讲座则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学习领域。平川育才小学张俊琴老师通过精准解读政策内涵,并结合种植园项目中的面积计算、图形密铺中的美术元素为例,阐释如何通过真实情境任务实现学科融通。她强调“跨学科不是简单叠加,而是思维方法的共生共长”这一观点引发热烈共鸣,与会者纷纷表示将探索更多的本土化学科融合实践案例。
3.教学评一体化:以评促教的思维革命
将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离不开精读与践行。景泰县第四小学罗维香老师聚焦“教学评”一体化,提出“精准研读—精准教学—精准评价”的闭环模型。她以长方形面积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展示如何通过口头测验、活动报告等多元评价方式捕捉思维过程,并指出“评价应成为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主张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实操框架与路径。
4.素养导向命题:让思维可见的成长轨迹
评价是指挥棒。《从“会做题”到“会思考”——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评价与考试命题》专题研讨直面评价改革这一难点。靖远县西关小学张雪萍老师通过表现性评价理论构建,揭秘“从解题到思考”的命题转型策略,提出开放性试题六步命制法,强调降低机械题比例、增设真实情境任务。并以“电动门伸缩原理”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具象化案例考察空间观念,并呼吁建立多维度细目表指导命题,这一分享为考试改革指明了方向。
互动启思辨 照亮践行路
主题讲座之后,每组互动成员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展开深度对话。有成员感慨:“新课标不仅是内容调整,更是育人理念的彻底转变。”有成员以“3的倍数特征探究”为例,展示如何通过正反验证引导学生抽象思维;以“电动门平移现象”辨析、强调核心概念的本质理解与素养的培养。话题深度的研讨,理念热烈的碰撞,使大家眼光有了高度,思维有了深度,践行有了力度。
基地依知行 引领新航向
市教科所李国峰主任对主题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深度分析了基地专项研究问题。以“跨学科难点突破”为切入点,提出将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中的数学建模与实践活动手册转化为校本资源;用“图形密铺”等案例推动学生思维的可视化;构建“家校社”协同的评价网络;让教学评价用数据说话的同时传递教育温度。
学科基地负责人在总结中指出,新课标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必将肩负起使命和责任,形成习课标、研课标、践课标的浓厚氛围,让课标理念植根于课堂,让素养本位立足于课堂,让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彰显于课堂之中。
学之愈深,知之亦明,行之则远。小学数学学科基地将以“新课标研修年”为契机,发挥先行研究,示范引领的职能作用,助力市域小学数学教育迈向更加注重内涵、关注素养、赋能未来的新台阶,为市域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