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基金顺应市场,抓住机遇,旗下的产品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A类:025553 C类:025552)重磅发行,旨在为投资者解锁机器人产业投资、一键布局机器人赛道提供高效便捷的工具,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星辰大海。
在政策加持、技术迭代等利好因素共振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尤其是2025年更是被看作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今年以来,机器人重要概念指数大涨,以中证机器人指数为例,今年已取得了41.80%涨幅,高于同期大盘宽基指数的表现。(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5.1.1-2025.9.24)
庞大的增长潜力不仅吸引了资金争相涌入,也吸引了众多机构布局。中银基金顺应市场,抓住机遇,旗下的产品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A类:025553 C类:025552)重磅发行,旨在为投资者解锁机器人产业投资、一键布局机器人赛道提供高效便捷的工具,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星辰大海。
在AI技术深度赋能的当下,“AI+机器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前沿赛道,正展现出政策支持、科技革新和全球巨头竞相布局的三重共振效应,在产业起步阶段积蓄磅礴的发展势能。
政策层面,2023年11月工信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在顶层设计勾勒出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清晰蓝图,为行业锚定了战略方向。科技革新方面,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成熟应用标志着人形机器人“智能大脑”实现关键跃迁,赋予其更精准的感知与决策能力等。更关键的是,自2022年以来,全球众多知名产业巨头纷纷入局加码人形机器人赛道,通过技术攻坚与生态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持续推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政府网,北京市人民政府网,深圳政府在线,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等)
此次发行的中银中证机器人指数基金为股票型指数基金,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它机器人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市公司中机器人相关证券的整体表现。
编制方法上,指数从待选样本中选出所有机器人主题公司的证券,同时按照过去一年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排名前100的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不足100只时则全部纳入。这种编制方法既能一定程度保证样本的流动性,又可以突出机器人主题特征。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25日,中证机器人指数成份股共73只,平均自由流通市值为132.50亿元,呈现出明显的中小盘特征。从市值分布来看,这一特征或更加凸显,成份股中300亿元以下总市值的企业占比接近80%。(数据来源:中证指数官网、wind,截至2025.9.25)
在行业分布上,成份股主要集中在工业和信息技术两大领域,权重分别达到54.08%和35.8%,充分体现了机器人产业"硬科技"的特征。此外,“硬科技”属性也反映到指数重仓股中,前十大重仓股大多为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的龙头企业,且集中度较高,合计权重达到了50.36%。(数据来源:wind,行业分类为wind一级行业,截至2025.9.24)
从历史表现来看,指数体现了高弹性的特点。数据显示,自指数基日(2010年12月31日)以来至今,中证机器人指数取得了106.90%收益率。(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0.12.31-2025.9.24)
当前随着行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有望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布局机器人指数产品或正当时。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在少数极端市场情况下,基金投资存在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投资该基金前,需充分了解本基金的产品特性及投资风险,并承担基金投资可能出现的亏损。请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根据自身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本基金属于R4中高等级产品,仅适合产品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为C4及以上的投资者,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被动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任何其他忠告,并可能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