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两党决定再次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此时,红军的队伍开始整编,组成了八路军。然而,蒋介石为了压缩我军的编制,仅为八路军提供了三个师的编制。
最初,红一方面军与红15军团合并组成了115师,约有1.5万多人。红二方面军整编成了120师,大约1.3万人,而红四方面军则被整编为129师,约1.1万人。剩余的部队则组成了延安留守兵团,由萧劲光担任司令员。
在这三大师的领导层中,115师的主要领导有师长林总、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和政训处主任罗荣桓。120师则由师长贺老总、副师长萧克、参谋长周士第以及政训处主任关向应领导。129师的领导班子包括师长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和政训处主任张浩。
这些领导人物大多都是红军时期的高级将领,尤其是129师的领导班子,几乎都是红军中的重要人物。比如,129师的师长伯承,曾在1937年之前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具备深厚的军事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还曾在长征途中,作为毛主席的得力助手,帮助红军脱险,成功完成了艰难的长征。
129师的副师长徐向前,同样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在1937年之前,他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带领部队粉碎了20万川军的围剿,为巩固川陕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徐向前的领导能力可见一斑,他也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役,如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等,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此外,129师的参谋长倪志亮,在1937年之前是红四方面军的参谋长,并兼任红军大学校长。他的职务虽然在领导班子中较低,但他在四方面军中的地位和贡献不可忽视。
115师的参谋长周昆,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红八军团长,属于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而120师的参谋长周士第则有些曲折。在南昌起义时,他是起义军的重要人物,但由于某些原因与组织一度失去联系,后来才重新回归,开始了自己的新篇章。
另外,129师的政训处主任张浩也有着深厚的背景。他不仅是115师师长林总的兄长,也是林总的革命启蒙导师。张浩还在早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也是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更为关键的是,在红四方面军分裂时,是张浩说服了张国焘,最终促成了红四方面军北上会师的决定。这一事件对红军的团结至关重要,充分展现了张浩在党内的影响力。
遗憾的是,张浩因病于1942年去世。如果身体状况允许,或许在解放战争期间,张浩的名字将与刘邓大军一同响亮在战场上。
总的来说,八路军129师的这些领导人,无论是在红军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中,都有着极高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地位。他们不仅是八路军的中流砥柱,也是中国革命事业中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