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前,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发布公告称,拟参与投资6只子基金。这是该基金今年以来公布的第三次出资计划,至此其已累计锁定18只子基金。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规模达100亿元,定位于搭建推动颠覆式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及前沿平台性技术孵化的开放赋能平台,聚焦科学属性强、转化风险大、现有产业化条件薄弱,但迭代速度快、具备重大变革潜力的技术领域。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方面表示,目前,基金已经在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Al for Science、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布局了一批优秀项目。下一步,基金将持续聚焦颠覆式创新、前沿平台性技术等未来领域早期布局,联动上海未来启点社区构建创新资源协同网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效应,与更多优秀的子基金及项目开展“投资+生态”的全方位合作,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为上海未来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扩募的资金较为特殊,来源于2025年上海市政府专项债券。此外,记者从上海市财政局官网中查询发现,上海市近期披露的市级预算调整方案中提及,财政部下达该市的2025年新增专项债额度为1155亿元。资金额度的用途中,也包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
去年以来,地方政府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得到政策的进一步支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提出,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合理支持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近期多地披露的预算调整方案也安排了专项债资金用于政府投资基金。比如,安徽省财政厅最新披露,拟发行期限20年、规模50亿元的2025年安徽省政府专项债券(七十一期),将于9月16日招标。此次募资拟用于合肥兴泰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北京、上海、苏州、广州、西安、宁波6个城市发行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金额合计超30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地方政府探索将部分专项债资金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构建了一条独立于传统财政预算的融资通道,有望成为政府投资基金资金补充机制的重要创新实践。不过,考虑到债券资金和股权资金的性质差异,需强化投资项目筛选、风险防控和制度保障。未来此类专项债的发行规模能有多大、对政府投资基金发展规模的影响,以及最终的投资效果如何,都仍待进一步观察。
责编:王昭丞
校对: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