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28日讯 9月28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医保局专场。据市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健介绍,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今年以来,市医保局围绕“防风险、提效能、建机制”,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医保基金监管提质增效。
深化“1+3”系统应用,实现精准数智监管
智能决策系统全域覆盖。“医保智能决策系统”实现对医保基金全量全险种的监测预警,推动医疗机构主动控费,全市次均住院费用下降4%。
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干预。全市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接率达100%,实现诊疗行为实时预警,事前提醒挽回基金损失2904.59万元,事中审核拒付违规金额307.04万元。
药品追溯码系统精准溯源。自主研发“医保追溯码管理应用系统”,嵌入串换、倒卖药品等疑似违规场景。处理重码线索2.39万条,追回基金45.83万元。
反欺诈大数据模型高效识别。依托反欺诈大数据平台,聚焦药店数据筛查构建5类风险模型,下发线索1951条,追回基金33万元,发挥“数字哨兵”作用。
用好现场检查利剑,打击违规形成震慑
扎实开展专项稽核。针对门诊统筹、门诊慢病基金支出增长速度过快问题,部署开展门诊报销检查专项稽核,全市追回违规基金509.32万元。围绕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药品购进渠道、处方管理、超量报销、超适应症报销等方面开展全市靶向药等高值药品医保报销专项检查。
全力推进交叉检查。聚焦康复、心内、检验等九大重点领域,对全市44家机构、63家药店开展交叉检查。将门诊报销、靶向药等高值药品、一次性高值耗材重复使用等问题纳入交叉检查重点。
严格后续处理处罚。统筹推进国家、省、市三级检查后续处置,坚持依法依规、分类处置,追回违规资金并从严处罚,移交移送问题80项,责令违规机构整改,约谈有关责任人,切实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
筑牢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巩固治理成效
推动自查自纠常态机制。梳理制定9大重点领域300项违规情形的《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典型问题清单》,组织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主动退回违规使用的医保基金1681.89万元。
深化支付资格管理机制。建立医保医师“驾照式”记分制度,以协议管理、登记备案、服务承诺、记分管理实现医保支付资格全流程管理,截至目前,对相关人员54人次予以扣分处理,暂停支付资格2人次,实现“监管到人”。
健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专班成员单位沟通会商、数据共享、线索互移、联合检查、结果互通五项工作协作机制作用,定期进行数据比对,及时发现违规线索。
下一步,市医保局将全面部署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坚决整治欺诈骗保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问题,切实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努力打造让群众满意的“心安医保”。(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