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敌人正在变多
创始人
2025-09-28 20:10:09
0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盐财经)

作者 | 吴阳煜

编辑|江江

视觉 | 顾芗

置顶微博从《勇气》换成了《改变》,雷军的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在9月25日晚到来。

今年的演讲聚焦在小米玄戒芯片和小米汽车背后的故事。按雷军事前透露的,造车同时,重启造芯,把小米前十年攒下的家底全押上了,他的压力巨大。

9月25日,雷军进行了2025年度演讲

在年度演讲上,雷军回顾了小米汽车造车历程,称“造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非常多”。

从连续两年将自家汽车产品定为演讲主题,再到近期小米二季度财报公布后,雷军在微博单拎出来特别表扬——不难看出,曝光度更高的汽车业务,正成为小米流量的突破口。

小米2025年二季度财报公布后,雷军在个人社媒上谈及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数据

然而,9月26日,年度演讲结束后的第二天,市场的反应却很冷淡——其股价一度跌超8%,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

另一边,从官宣造车伊始,在互联网上,伴随着小米汽车泼天流量而来的,还有关于“抄袭还是致敬”等诸多关注。

尤其是小米在9月以远程OTA升级的方式,对超过11万辆SU7标准版宣布召回,在车圈内外,又引起了关于小米汽车产品质量和品控的热议。

雷军转发小米汽车召回SU7相关回应

回顾过去,一直以来,由于碳纤维机盖风波、车规级纸巾盒与消费级车机芯片对比等负面事件,屡屡引发讨论的小米汽车,已经在舆论场里形成“红与黑”极致撕裂反差的奇异景象。

对雷军来说,这仿佛是一场“冰与火之歌”:米粉在增长,但“敌人”似乎也并未减少。

火:赚钱能力已是头部

8月,小米集团发布了今年度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在汽车业务板块上,包括SU7、SU7 Ultra和YU7在内,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收入达213亿元,同比实现234%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有小米集团的高层在当晚的业绩电话会上公开表示,下半年汽车业务有望实现单季盈利。

财报显示,在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206亿元,交付新车数量则达到了81302辆。相比较于去年第二季度的62亿元和27307辆,这两个数字分别实现了230.3%和197.7%的大幅增长。

在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为206亿元/小米集团发布二季度业绩公告截图

小米汽车的收入和交付量出现明显增长,按照财报的说法,主要是由单车平均售价(ASP)和产能提升两方面的原因贡献所致。

而单车平均售价的提升,使得小米汽车的产品价格从去年第二季度每辆228644元,上升到今年同期的253662元,要归功于在2025年2月末上市、起售价较高的SU7 Ultra。

不妨回顾一下小米短暂的造车历史。

2024年,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年级生”,小米汽车实际交付量超过了13万台,超额完成了去年的销售目标。

可以说,曾经凭借SU7标准版“一车封神”的小米,发展至今,其热度仍在持续——以YU7的面世为例,上市后18小时即斩获超过24万辆锁单的市场表现,足证小米汽车在广大消费者群体中确实反应火热。

不可否认的是,今年以来,从SU7 Ultra到6月末正式发布的YU7,聚焦在智能电动汽车赛道上,小米正在加快朝更高端化布局的步伐。

小米YU7

财报的数据增长也体现出米粉们,从在互联网上的高流量围观,实实在在转化为了线下的行动支持。

作为衡量车企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已经在2025年第二季度涨至26.4%,经营亏损在今年上半年为约8亿元,而其中,第二季度则收窄至仅3亿元。

可以说,该品牌正在产品的成本控制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取得了突破,方能有效定价,且保持较高的利润率。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评论称,小米“卖车一年半,赚钱能力已处于头部位置”。

在YU7从今年7月起开始上市交付后,有来自小米汽车自身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和8月,该品牌已经连续两个月交付量跨过3万辆门槛。

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9月15日到9月21日这一周,有公开的造车新势力榜单显示,小米汽车的周销量达1.08万辆,交出了第二次周销量破万的成绩单。

茫茫车海战术里,面对来自友商直接猛烈的竞争攻势,SU7和YU7的饱受青睐,除了向高端化努力靠拢以外,规模化也正成为该品牌杀出重围的另一重要武器。

有外界分析认为,在小米汽车的毛利率,已经呈现连续数季度上升态势的背景之下,SU7系列和YU7爆款策略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正在显现。

尽管到目前为止,小米汽车尚未实现整体盈利,但上述的车型热销,有效分摊了小米汽车超级工厂里生产线上的固定成本。产线的进一步磨合提效,也将为小米汽车在未来加大研发投入和扩张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冰:产能提升成了最大考验

向好的经营状况,无疑给予了小米汽车副总裁卢伟冰对公司未来更大的信心。

就在财报公布后的当晚业绩电话会上,他公开表示,下半年小米的汽车业务有望实现单季盈利,并有信心完成在年初内部定下的,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

从这个角度来看,从亮相第一刻起就广受瞩目、和超豪华品牌法拉利捆绑一起制造话题的YU7,能否在接下来的第三季度及时甚至迅捷的交付,将直接影响着小米汽车这个品牌在本年度,乃至今后的健康发展。

但是,在6月27日发布会的当晚,尽管YU7马上迎来了热销爆单的高光时刻,但拖沓滞后的交付时间,却成为此后众多潜在车主讨论的一大焦点。

盐财经通过查询小米汽车App数据发现,截至9月末,SU7标准版的交付时间为35至38周,YU7标准版的交付时间则在45至48周。

通过查询小米汽车App数据发现,截至9月末,YU7标准版的交付时间在45至48周

对比比亚迪和特斯拉的主流车型,不难发现,后者多在数周或10余周内即可完成交付。盐财经查询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极氪等同行时发现,它们的热门车型交付时间亦最多不过20余周。

显然,小米汽车的交付时间在行业内仍处于较低水平,对潜在用户的忠诚度和等待时间提出了极大考验。

在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看来,小米汽车旗下产品,特别是YU7的交付周期拉至近一年之长,这在汽车行业里已经释放出了危险的信号。“订单拉这么长时间以后,车主很可能会改变购车意愿。因为每有新车产品发布以后,业内的竞争对手会跟随推出类似功能和定位的产品,甚至正式上市的时间还能比前者提前。所以产能问题是小米汽车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6—7月,YU7的累计交付量仅有8276辆,距离此前公布的超24万辆锁单量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目前小米汽车的交付时间过长、交付量可能尚未达到预期,估计可能还是产能受限的原因,启用的新工厂生产线可能还没有完全调试成功,没有达到车企原来的设计目标。”张翔向盐财经分析称。

这些关于产能的主要问题,和工厂建设速度很快、建成投入使用时间很短是分不开的,特斯拉也遇到类似问题,导致产能迟迟上不来,这可以说是新公司普遍的通病。

而7月,关于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大规模招工,应对YU7产能压力的消息开始流传出来。

北京,小米汽车工厂/图源:视觉中国

拉长至一年之久的交付周期——这样的产能瓶颈,难免让同行嗅到了“挖墙脚”的竞争机会。

包括蔚来、极氪和阿维塔等国产品牌在内,或提出全额补偿抵扣车价,或以奖励相应金额积分的方式,多家车企都在7月份推出了针对小米YU7用户的定金报销政策,来对更多“米粉”发起冲击。

在张翔看来,小米汽车现在的主要经营目标还是要尽快扩大生产,满足用户订单的要求,“不然交付时间拖长了以后,会有更多的车主退订,转向别的品牌,(无论是口碑还是实际销量),这对小米汽车品牌而言会是更大的损失”。

但是要保证甚至扩大产能,实现品牌的健康发展,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总体来说,对于小米汽车是很难的。

张翔解释道:“(小米)作为新生车企,无论是技术、产线积累,还是工程师等员工规模,和传统车企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质量争议进入爆发期

与此同时,具体到上述“召回事件”中,9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针对部分车型的软件升级召回计划。

此次召回涉及超11万辆SU7标准版,在L2级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启用时,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与处置能力存在不足,若驾驶员未及时接管车辆,可能增加碰撞风险;企业将通过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外界有分析称,这更有可能是小米汽车在今年3月安徽智驾事故发生后,对监管方关于提高保障智驾技术安全性能和杜绝过度宣传的回应。

小米需要在未来以更加明确的方式,将OTA升级内容通知车主,以让后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汽车的智驾技术实际内容。

一位提车60天、实际用车4000公里左右的小米SU7 Ultra车主黄先生告诉盐财经,召回事件发生后,他的车机也已升级到最新系统:“从体验来说,泊车辅助以及驾驶辅助方面,会表现得更加线性和果断,有感受到优化。”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9月25日回顾造车历程的演讲中,雷军未提及任何与“汽车安全”相关的内容,既未回应过往争议,也未针对近期召回事件作出进一步回应。

而稍早前的9月初,有多位YU7 车主在社交平台反映,提车后发现前挡风玻璃有“测试车”字样痕迹,怀疑自己购买的新车实为测试车。

有多位小YU7 车主在社交平台反映,提车后发现前挡风玻璃有“测试车”字样痕迹

结合“车规级纸巾盒”“挖孔机盖”等设计与工艺问题,在二季度财报华丽亮相的热闹对比之下,外界对小米汽车产的质量持疑,似乎已经进入了爆发期。

对于小米汽车产品质量和品控口碑的影响,近来因新车YU7遭到了更大的撬动。

9月10日,在一位YU7车主在网上发文抱怨车辆后排异响后,接连引发连锁反应。

后续甚至有车评人称,因YU7异响问题而转卖自己购置车辆,将讨论热点上升到品牌价值观。

盐财经在某知名门户网站汽车频道投诉平台搜索“YU7异响”发现,类似的投诉基本集中在今年9月。

这说明此类车辆问题并非偶发个例。

不过,每起投诉事件都有来自小米汽车厂家的回复受理,且都没有后续投诉进展更新,似乎已得到解决。

而在另一线上社区论坛里,围绕着该问题,有不少车主则表示,YU7异响属于首批落地车辆的“小通病”,通过维修售后解决得到解决的概率高。

但不管如何,对于产能正在拉升、下半年有望冲击造车新势力冠军的小米而言,一场关于挽回信任和解决质量隐患的紧急救援,在当前尤为重要。

回顾在2023年12月末,一场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雷军立下的目标,小米要经过15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

2025年9月2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北京举办年度演讲,发布小米17系列数字旗舰、汽车定制服务等多款新品/图源:视觉中国

但张翔指出:“公司发展太快了,难免会出现这种问题。”

造车毕竟是很复杂的工程,至少比手机要复杂多了。张翔表示,小米在移动端手机领域的制造经验,还不足以支撑它在造车领域,实现产能的快速平稳扩充。

张翔同时向盐财经进一步分析道,“可是这个行业竞争又很激烈,如果小米发展慢的话,可能就错过了机遇——要想实现全球前五的目标,需要有宏伟的规划。而它如果在现阶段,没有完成这一步的目标的话,后面每一步都达不成阶段目标,所以小米把发展的速度提得很快,那么就会导致在研发、质量控制等环节产生风险,从生产和管理,都尚未能完全跟上它包括互联网营销在内深入人心的宣传攻势。”

上述黄姓小米车主也认为,“小米的宣传是有水平的,但是不可否认,也确实存在一些细节把控不到位的问题”。

要知道,今年5月,小米SU7 Ultra因其高达4万余元的开孔碳纤维机盖,官方宣传和实际效果不符的缘故引发争议,黄姓车主向盐财经透露,该风波事件发生后,当时他所在的车友群里大家还没有提车,很多车友已经有强烈不满了,“甚至有的已经组织维权行动,要求退订退车”。

这位小米的车主向盐财经总结道:

适度的宣传营销可以提高品牌曝光和用户黏性,但是如果没有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很容易形成反噬。

毕竟,早期小米的流量,有一部分就是用户共创带来的。

相关内容

2026年度鲁豫两省空军招...
日前,《2026年度鲁豫两省空军招收飞行学员报名须知》发布,一起来...
2025-09-28 21:31:52
多家主流珠宝品牌“一口价”...
9月29日,据界面新闻报道,随着国际金价走高,国内品牌足金首饰价格...
2025-09-28 21:31:46
杭州男子为支持雷军买了最新...
小王反映,今年二月份他为了买最新款小米手机,一直盯着线上发布会,最...
2025-09-28 21:30:30
雷军的敌人正在变多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盐财经) 作者 | 吴阳煜 编辑|江...
2025-09-28 20:10:09
郎溪经开区抢抓黄金期冲刺年...
秋高气爽,正值项目施工黄金期。近日,走进郎溪经济开发区重点项目建设...
2025-09-28 19:13:15
ETF市场周报 | 市场整...
市场回顾: 本周(2025年9月22日-9月26日),本周,A股主...
2025-09-28 18:38:57

热门资讯

中国空军派出两架运-20! 据央视军事报道,今天(28日),中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的首批抗洪救灾紧急物资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启运。...
中超-孙铭谦进球被吹王秋明致胜... 北京时间9月28日,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26轮一场焦点战在天津津门虎和河南队之间展开较量,上半场孙...
杭州男子为支持雷军买了最新款小... 小王反映,今年二月份他为了买最新款小米手机,一直盯着线上发布会,最后如愿买到了心仪的旗舰手机,可使用...
2026年度鲁豫两省空军招收飞... 日前,《2026年度鲁豫两省空军招收飞行学员报名须知》发布,一起来看主要内容—— 01 / 空军招飞...
多家主流珠宝品牌“一口价”黄金... 9月29日,据界面新闻报道,随着国际金价走高,国内品牌足金首饰价格已突破1100元/克,如北京周大福...
福建舰弹射第三天,中国052D... 中俄海军同时出现宗谷海峡,052D驱逐舰与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擦肩而过!九一八前就前出日本海的,中国...
公募分红榜:前三季度总额增超2... 2025年前三季度即将收官,分红榜单同步出炉。整体来看,截至9月28日,年内公募基金“红包”已达18...
LV首尔开餐厅,3只牛肉饺子售... △印有LV经典Monogram花纹的牛肉饺子 近日,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
多空争夺,ETF纷纷抛售,牛熊... 在币圈差不多活跃着1万多个币种但是真正拥有独立技术称得上区块链链接设施的公链一共就40个这个比列为啥...
洪灏:股票上涨给股民带来收益,... 格隆汇9月28日|著名经济学家洪灏近日表示,股票上涨给股民带来收益,可能只是牛市最浅层的意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