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7月4日,美国正式承认菲律宾独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新生的独立国家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欢庆场面,许多菲律宾民众反而流露出失落之情。这背后的历史渊源要追溯到半个世纪前。
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后,战败的西班牙通过《巴黎和约》将菲律宾群岛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这段被殖民的历史让不少菲律宾人产生了特殊情结——他们渴望像阿拉斯加一样,成为美国正式领土。因此当二战结束后美国突然宣布让菲律宾独立时,许多当地人反而感到措手不及,就像被赶出家门的孩子。
独立后的菲律宾始终希望维持特殊关系。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菲律宾立即抓住这个机会向美国示好。他们不仅第一时间宣布对华禁运,更派出了国内最精锐的第十装甲联队参战。这支1300人的部队是菲律宾唯一的机械化部队,出征前还受到总统亲自欢送,被称作自由战士。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这支自信满满的部队当头一棒。美军指挥官麦克阿瑟鉴于其训练不足,只安排他们执行后勤任务。来自热带地区的士兵们甚至要为御寒棉衣发愁——菲律宾国内根本没有储备,最后靠民间募捐才解决问题。
1951年4月,第十联队终于获得实战机会,负责掩护美军侧翼。但当美军主力被志愿军击溃时,这支号称要单挑志愿军的部队瞬间溃不成军。同年7月的沙器幕战斗中,他们又中了志愿军的诱敌之计,一次战斗就损失61人。屡遭重创后,这支心比天高的部队最终灰溜溜地撤回国内,成为朝鲜战争史上一段颇具讽刺意味的插曲。
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菲律宾对美国的特殊依赖心理,也印证了志愿军强大的战斗力——即便是号称最精锐的菲律宾部队,在真正的战场考验面前也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