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刘琼
近日,一则深圳横岗天虹商场将于9月15日闭店的消息备受关注。横岗天虹自2010年底开业,曾是龙岗区域的“人气地标”,陪伴居民近15年,如今悄然谢幕,成为传统百货商超“退潮”的又一缩影。
9月10日,深圳商报记者联系天虹方面。天虹深圳区域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横岗天虹因为租约到期与业主友好协商后不续签,交还由业主自主经营,闭店属于商业经营的普通行为。天虹在全国仍然在不断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未来会更多关注购物中心、超市等趋势业态。
图源:小红书
业绩承压寻求转型
实际上,横岗天虹闭店并非孤例。早在今年7月,天虹股份便公告旗下两家商场的闭店计划。惠州君尚百货因业务调整于8月25日停业,此次闭店产生一次性损失约 2092 万元;株洲天虹商场则于9月1日关闭线下门店,预计一次性损失约6024万元。
9月6日,嘉兴天虹对外发布闭店公告。闭店后,天虹APP和天虹小程序将继续为消费者提供线上服务。
今年上半年,天虹股份仅新开了江西省贵溪天虹购物中心一家商场。其财报数据披露,截至2025年上半年,天虹股份共经营46家购物中心、58家百货店、106家超市,业务覆盖广东、江西、湖南、福建、江苏、浙江、北京7省/市的35个城市。
同时,天虹也在积极寻求零售业务的转型。在超市业态方面,天虹重点推进SP@CE3.0品牌复制升级。上半年完成厦门、南昌、深圳3家超市标准化调改,17 家超市局部调改。
购百业态(购物中心+百货)打造重点门店升级,上半年调改20余家购物中心,近半数品牌换新率超10%;百货向社区生活中心转型,如深圳松柏天虹推进街区化2.0升级,引入网红茶饮、娱教服务等体验业态,强化 “亲子成长” 定位,上半年客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 19.3%、4.2%。
从业绩来看,天虹短期仍面临压力。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09亿元,同比下降1.79%;归母净利润为1.54亿元,同比下降0.05%。
传统商超直面“闭店潮”
不仅仅天虹,从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商超类上市企业整体业绩承压,传统“百货+超市”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传统商超门店“新开与关停并举”,进行结构性调整。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实现营业总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下降187.38%。报告期内,永辉超市闭店227家,调改开业门店124家。
联华超市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95.91亿元,同比下降11.98%;归属股东应占盈利0.42亿元,同比增长176.36%。报告期内,联华超市共新开门店95家,关闭低效门店121家。
家家悦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0.07亿元,同比下降3.79%;归母净利润为1.83亿元。报告期内,家家悦新开门店29家,关闭低效门店25家。
此外,红旗连锁、中百集团等上市企业在半年报中均分析了门店调改内容,通过动态调整,进一步聚焦高效门店。
在电商冲击、消费习惯变化、社区商业崛起等多重因素下,传统商超行业竞争加剧。如何直面“闭店潮”,在调整转型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整个行业重塑价值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