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至9月9日,兴银基金圆满举办《金秋话“兴”声 “银”帆启新程》秋季投资策略会。十位基金经理围绕宏观趋势、权益投资、固收策略、港股机遇、量化布局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分享,为投资者解析市场趋势,把握布局机遇。
在权益投资方面,多位基金经理表达了对市场中长期发展的信心。袁作栋强调,当前股票资产仍值得关注,并系统梳理出消费转型与行为变迁、科技创新、制造业“反内卷”以及金融重估四大宏观趋势。张世略认为,AI正在深刻推动产业升级,制造业竞争格局从“土地经济”模式逐步转向“剩者为王”,反内卷政策优化了行业竞争,科技成为补短板和构建全球竞争力的核心动力。乔华国聚焦于“悦己型消费”的崛起,指出美容护理、宠物、潮玩等赛道因情感支付溢价而增长强劲,并强调产品力已成为消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提醒投资者警惕部分高估值标的的泡沫风险。邓纪超表示,宏观政策已转向“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经济在底部逐步企稳,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持续升温,人民币资产可能正迎来较好的配置时代。罗怡达提出,制造业突围需兼顾“反内卷”与“新成长”,龙头企业的盈利修复并且估值提升,科技驱动、进口替代和出海拓展三大新引擎有效发展,其中尤其是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新质生产力方向。
港股与量化策略方面,刘帆分析认为,港股市场正迎来社会财富向权益资产转移的历史机遇,流动性的持续改善和AI产业周期有望推动科技板块价值重估。港股在创新药、互联网、新消费等领域的稀缺资产价值突出,当前估值处于全球低位,具配置价值。林学晨从量化视角指出,历史上每轮市场上行都伴随“科技驱动+政策支持”的双重基因。AI技术已逐步从概念进入规模化商用,政策环境重塑估值根基,景气行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固收配置策略方面,范泰奇表示,债券市场已从趋势市转向震荡市,建议投资者缩短久期、关注高等级信用债,可通过多策略产品如一级债基等工具实现在震荡市中的攻守兼备。陶国峰认为,股债之间并非完全对立,长期走势可能趋于一致,建议投资者保持动态均衡,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进行灵活配置。王深指出,在低利率环境下,短债基金具有低久期、低波动和低信用风险的“三低”特点,防御属性突出,仍具配置价值,尤其适合闲钱管理和组合防御。
目前,兴银基金已构建涵盖宏观、行业、公司等多层次的投研体系,坚持深度研究驱动投资,产品线覆盖权益、固收、量化、指数等多类别,致力于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需求。
近年来,兴银基金在多类产品中均取得了优秀的业绩表现。根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5.6.30,公司近三年权益投资业绩位列前28%(33/122),近五年固收投资业绩位列前14%(13/99),显示出扎实的投研实力和组合管理能力。
本次策略会不仅是投研团队对投资者展示其市场分析和洞察,也体现了兴银基金在投研建设上的持续深耕。未来,兴银基金将继续以专业和敬业的态度和策略,帮助投资者把握时代机遇,以专业致胜,与投资者共成长。
公司固收、权益排名数据来源:银河证券《主动股票和债券投资管理能力评价长期评价榜单》,截至时间:2025.6.30,发布时间:2025.07。产品评级数据来源::银河证券《中国基金业绩评价报告》,截至时间:2025.6.27,发布时间:2025.07。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供参考,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不发生变化或更新。本材料内容和意见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我公司或其关联机构的立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基于自己的投资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建议,自行承担相关风险。本材料版权归我公司所有,未获得我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对本材料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