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卢晓 北京报道
历经多年上市路程,曾经与空调大哥格力电器公开叫板的奥克斯电气终于登陆港股。
但港股看起来对这家全球第五大空调厂商并不热衷。9月2日,奥克斯电气港股交易首日盘中破发,跌幅一度接近10%,截至收盘,其股价收于16.48港元,跌5.4%,总市值约257亿港元。9月3日,截至《华夏时报》记者发稿,奥克斯电气盘中报15.72港元,跌4.16%。
进军空调产业30年,奥克斯电气去年收入已近300亿元,净利润29.1亿元。但国内市场激烈的空调价格战正逐渐将低价和线上这两个它曾经拿手的制胜招数一一化解,它的ODM(Original DesignManufacturing,设计代工)战术也同样在海外市场遭遇着低毛利竞争。
波折上市路
奥克斯电气已经是64岁的宁波商人郑坚江持有的第三家上市公司。此前他分别在A股和港股拥有三星医疗和奥克斯国际两家上市公司。
据奥克斯电气9月1日公告,其计划全球发售超2亿股股份,其中95%为国际配售,5%为香港公开发售,发售价为17.42港元/股,共募集款项净额约39.94亿港元。其中,中邮保险、中邮理财、华菱集团、西藏源乐晟、深圳永信及国泰君安为基石投资者,共占奥克斯电气上市后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52%。
郑坚江家族控制的奥克斯控股,依然是奥克斯电气的控股股东,占其上市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81.91%。目前郑坚江、其弟郑江及其内兄何锡万分别持有奥克斯控股85%、10%及5%的权益。
而在上市前,郑坚江家族一度持有奥克斯电气96.36%的股权。需要提及的是,虽然报告期内奥克斯电气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80%上下浮动,但2024年9月它使用现金及银行结余向股东宣派一次性股息37.94亿元,占2022年至2024年三年净利润总和的55%。经粗略计算,郑坚江家族共分得约36.56亿元。
奥克斯电气的资本市场之路走得颇为波折。
A股此前一直是它首选的资本市场。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月15日,装载奥克斯中央空调业务的宁波奥克斯电气在A股新三板挂牌,但次年1月26日这家公司便在新三板终止挂牌。随后奥克斯将旗下空调业务统一装入宁波奥克斯电气,并筹备在A股上市。2018年底,奥克斯电气开始接受东方证券的上市辅导,并于2023年6月完成辅导。
但最终,奥克斯电气在招股书中称,鉴于A股上市时间表的不确定性,其决定寻求港交所上市。今年1月15日,奥克斯电气在港交所首度交表,6个月有效期过后,它于今年7月16日再次交表,8月12日终于通过聆讯。
不过港股对于家电企业并不过多青睐,以同在A股和H股上市的海信家电为例,它在A股的市盈率(TTM)为10.21倍,但在港股只有8.93倍,而奥克斯电气目前的市盈率(TTM)只有7.85倍。对于奥克斯为何最终选择登陆港股,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秘书长张剑锋对记者表示,A股和港股对上市公司的入选有差异,港股相对更容易,此外身在港股可以更多接触到外资,对奥克斯电气的海外市场拓展有一定帮助,而从两个市场的监管要求来看,港股的要求也更简单。
海外低毛利竞争
海外的确是奥克斯电气近年来的关键市场。
据招股书,其登陆港股募集的近40亿港元中,至少有约40%预期用于海外市场:约5%用于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及扩充全球研发团队;约25%用于设立及扩大海外生产基地及加强供应链管理;约10%将用于扩充和升级海外市场销售网络。它在招股书中还提及,计划于未来五年内在中东、美洲(如巴西或墨西哥)及其他适当地区设立生产基地。但截至发稿,奥克斯方面对于本报记者关于其出海的相关问题尚无回应。
从收入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奥克斯电气的海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57.1%,其中,除中国之外的亚洲市场,是奥克斯电气的第二大市场,占收入大盘的31.5%,只比中国市场低11.4个百分点,2022年这两个市场的份额差距是22.5个百分点。
但需要提及的是,目前奥克斯电气出海主要采取ODM模式,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整体收入增长主要受向海外ODM客户的销售增长所带动,今年一季度,其向海外ODM客户销售所得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46.8%,约占海外总收入的八成。
有家电行业人士在跟本报记者交流时认为,相较于品牌出海,在家电厂商出海初期,ODM模式是一个有效策略,可以让家电厂商利用中国制造的巨大优势快速实现资本、技术和经验的原始积累,但如果止步于ODM,则会陷入“大而不强”的困境,面临利润越来越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局面。
奥克斯电气的招股书也显示,报告期内其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2年的40亿元左右降至2024年的25.2亿元,今年一季度,其约5.8亿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也同比下降近七成。
对于一季度这一数字的变化,奥克斯电气在招股书中表示,主要是源于海外销售增长令应收款项有较大幅增长,以及备货导致的贸易及应付票据相对较高等。其当期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的14.28亿元一路上涨至今年一季度的约47.65亿元。
此外,产业在线分析师李雪菲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7月出口市场延续了此前的低迷态势,整体仍处于下行周期,“综合来看,海外市场的高库存消化仍需时间,叠加贸易壁垒的不确定性,短期内空调出口仍面临较大挑战,企业需通过优化供应链、调整市场策略来应对这一轮调整周期。”
国内低价优势不再
大举出海背后,中国市场在奥克斯电气收入大盘中的占比逐年下降。招股书显示,今年一季度其中国市场收入40.16亿元,同比增长9.6%,占据总收入的42.9%,而同期其海外市场收入53.36亿元,同比增长44.2%。
这其中,家用空调是奥克斯电气的看家业务,今年一季度占据总收入的近九成。据记者了解,奥克斯电气曾被称作空调界的价格屠夫,它在2017年首创网批新零售模式,为了强化低价市场,它还孵化了华蒜、AUFIT等品牌,但今年中腰部厂商纷纷参与的激烈价格战以及头部厂商对品牌梯队的建设,都让奥克斯空调声量渐消。
以销售最火热的1.5匹新一级能效变频冷暖空调为例,9月2日,本报记者在电商平台观察到,奥克斯空调使用国补后的价格为1439元,美的旗下华凌空调和海尔旗下统帅空调,使用国补后的价格都为1359元,而在618期间一些品牌该机型的价格已经低于1000元。奥维云网数据也显示,今年二季度线上家用空调2100元以下的低端机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
奥克斯曾经的线上优势也被小米取代。据奥维罗盘数据,以销额计算,今年第34周(8月18日—24日)的线上渠道中,格力和美的都以超过20%的市占位居前两名,小米和华凌分别以13.31%和8.38%的市占位列三、四名,奥克斯则以7.12%份额位居第五。而从均价来看,奥克斯当期线上均价为2243元,在前五大厂商中最低,但TCL、统帅、科龙、新飞、康佳、云米等中腰部空调品牌的产品均价都低于奥克斯。
在盈利方面,奥克斯也拼不过头部厂商。2025年一季度,奥克斯电气家用空调业务的毛利率为19.8%,总毛利为21.1%,作为对比,今年上半年格力以空调为主的消费电器板块毛利率为33.2%,美的智能家居板块毛利率超过28%。
张剑锋在跟《华夏时报》记者交流时表示,总体上感觉奥克斯在空调板块这几年不温不火,市场缺乏热点,特别是前几年的渠道转型放弃了线下市场后,在空调品牌的线上竞争中价格优势也并不明显,“假如美的、格力价格下浮10—20个点,马上奥克斯的优势就没了,头部品牌具备规模、渠道等优势,如果渠道相对单一,很容易受到竞争对手的打击。”
而登陆港股后,奥克斯电气又该如何讲述自己的资本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