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上诉法院以7比4的压倒性裁决结果宣布: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绝大多数全球性关税政策违反美国宪法,然而这一判决并没能让这位以强硬著称的前总统退缩。在裁决公布后数小时内,特朗普就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激烈回应,用全大写字母写道:\"没有关税保护,美国终将走向灭亡!\"这番言论再次展现了他对关税政策的顽固坚持。
这场法律纠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25年8月29日,当时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作出历史性裁决,明确指出:\"根据美国宪法第一条第八款,征收关税等税收的核心权力专属于立法机构。\"由11位法官组成的合议庭认定,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一系列关税措施\"严重超越了总统的法定职权范围\"。这些备受争议的政策包括: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30%惩罚性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部分商品加征的25%关税,以及对绝大多数美国进口商品普遍征收的10%基础关税。值得注意的是,法院给予了180天的缓冲期,允许现有政策继续执行至2025年10月14日,以便联邦政府有时间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
在裁决公布当天,特朗普就通过其拥有1.2亿粉丝的社交媒体账号发表视频声明,他面色凝重地表示:\"今天的裁决是一个可怕的错误,是对美国工人的背叛。\"在长达8分钟的视频中,他反复强调:\"没有关税保护,美国制造业将彻底崩溃,我们的国家将走向毁灭。\"这番言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深刻反映了这位自诩为\"关税先生\"的政治人物根深蒂固的经济理念。特朗普坚信,通过对进口商品课以重税,既能充实国库、减少财政赤字,又能迫使制造业回流本土,最终实现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政治承诺。
然而,越来越多的经济数据和专家分析表明,这场关税大战正在将美国经济拖入危险境地。企业运营成本飙升、居民消费能力持续萎缩、国际关系急剧恶化,甚至可能引发新一轮经济衰退。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专栏中尖锐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是振兴经济的良方,而是一剂加速美国衰落的毒药。\"
在财政赤字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呈现出一幅极具误导性的图景。2025年6月,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现行关税政策可能在十年内减少2.8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央视新闻2025年6月报道)。特朗普团队立即将这一数据作为政策正当性的关键证据,他在多次竞选集会上宣称:\"关税就是我们的自动提款机,不仅能偿还国债,还能让政府财政报表更加亮眼。\"2025年上半年的财政数据显示,美国关税收入飙升至创纪录的872亿美元,几乎与企业所得税收入持平(《雪球》2025年7月报道),这更强化了特朗普的政策自信。
但CBO报告同时警告,这些政策将导致GDP增速放缓0.5个百分点,核心通胀率上升0.8个百分点(央视新闻2025年6月报道)。特朗普选择性地忽视了这些风险提示,只强调表面上的财政改善,却刻意回避了一个根本问题: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实际上是将政府财政压力转嫁给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美国小型企业联盟主席丹·达林在接受CNN采访时痛心表示:\"总统总说关税是外国人在买单,但现实是,每一分钱都来自美国企业和普通家庭的腰包。\"
具体数据显示,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率已从2016年的3.5%暴涨至2025年的12.8%。这些额外成本最终都体现在商品售价上,由终端消费者承担。2025年8月的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骤降至58.2,较上月下跌6个百分点,创下四个月来最大跌幅。盖洛普最新民调显示,43%的美国民众表示物价上涨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这一比例达到近五个月峰值。
美国企业界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全国制造商协会的调查报告指出,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涨了15%。2025年7月,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如果当前关税政策持续,公司当季将额外承担11亿美元成本。类似案例比比皆是,美国小型企业联盟统计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已有超过1.2万家小型企业因成本压力倒闭(《华盛顿邮报》2025年7月报道)。CBO预测,这些成本转嫁将导致2025-2026年美国年均通胀率上升0.4个百分点,普通家庭实际购买力将显著下降。
通胀数据已经发出警报:2025年6月PCE物价指数同比上涨2.6%,超出市场预期;7月服务业PMI物价分项指数飙升至69.9。ABC新闻的民意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将\"物价上涨\"列为首要经济困扰,其中78%直接归咎于关税政策。
在国际舞台上,美国的贸易政策引发强烈反弹。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包括南极科研设备在内的全球6000多种商品加征最高达145%的关税,这种\"无差别\"打击策略激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对。欧盟迅速实施反制,对美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加征25%报复性关税;巴西议会紧急通过《经济对等法案》,对美国汽车和能源产品课以30%特别关税;加拿大则将美国输加商品关税税率从25%上调至35%。这些反制措施立竿见影:2025年上半年美国出口总额下降3.2%,其中农产品出口受创最重,大豆出口量暴跌20%,农业出口整体下滑12%。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货币领域。2025年4月以来,美元指数下跌1.9%,欧元兑美元汇率升值5.7%。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战正在动摇美元霸权根基,这种伤害远比贸易逆差更为致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特朗普声称关税能改善贸易平衡,但2025年7月美国贸易逆差却扩大22.1%,达到惊人的1036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894.5亿美元。
金融市场反应更为剧烈。加征关税消息公布后,道琼斯指数单日暴跌3.2%,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15个基点,美元指数下挫0.8%,反映出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恶化。这种政策不确定性还引发全球供应链重构,法国经济部长公开呼吁企业暂缓在美投资,中国则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直击美国高科技产业软肋。
美国经济已显现滞胀苗头。2025年7月非农就业仅增长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0万人,且前两月数据被大幅下修25.8万人。与此同时,ISM服务业PMI勉强维持在50.1的荣枯线。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产生反效果,不仅没能带回制造业,反而加速了产业链外迁。\"
更令人担忧的是,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干预美联储独立性,通过法律诉讼威胁主席鲍威尔,并计划安插亲信进入理事会,以迫使央行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危险的权力扩张引发经济学界普遍担忧。
正如克鲁格曼所言,特朗普的\"关税救国论\"实则是饮鸩止渴。他试图通过贸易保护来改善财政,却忽视了政策对民生、国际关系和长期经济健康的系统性伤害。《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评论一针见血:\"美国的危机不在于缺少关税保护,而在于滥用关税武器。若不及时回归多边贸易体系,'没有关税美国会毁灭'的预言,恐怕会变成'乱征关税加速灭亡'的现实。\"
(本文数据来源:央视新闻、《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美国劳工部等权威机构)
注:此为许子2025年9月第3篇深度分析,总第503篇原创文章,收录于「许子观察」专题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