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9月1日 10:16,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强势上涨2.99%,成分股春立医疗(01858)上涨10.49%,微创医疗(00853)上涨7.02%,晶泰控股(02228)上涨6.89%,药师帮(09885),药明康德(02359)等个股跟涨。港股医疗ETF(159366)上涨2.44%。
截至2025年9月1日 10:16,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H30217)强势上涨1.46%,成分股济民健康(603222)上涨9.98%,华兰股份(301093)上涨7.81%,惠泰医疗(688617)上涨6.93%,联影医疗(688271),奥美医疗(002950)等个股跟涨。医疗器械ETF(159883)上涨1.08%。
消息面上,近期,FDA接受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VCTE)作为非肝硬化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患者肝纤维化评估的替代终点,标志着无创诊断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重要突破。这一进展不仅提升了MASH药物研发效率,也为国内企业在无创伴随诊断领域提供了发展机遇。世纪证券认为,无创诊断技术具备更高的患者依从性,未来两至三年或将迎来MASH创新药研发的爆发期,建议关注在该领域布局的科技公司。
机构研究指出,2025年第二季度,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业绩呈现边际改善,其中创新药及CXO板块表现亮眼。CXO行业走出底部,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强劲反弹,医疗研发外包板块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创新药板块在BD交易频繁、医保目录纳入商保创新药等利好推动下,呈现出向整体板块扩散的趋势。
2025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调整期逐步结束,市场需求呈现恢复趋势。
国金证券指出,医疗设备板块在“以旧换新”政策延迟影响后,2025Q2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5.26%,预计下半年业绩将逐步修复。与此同时,医疗耗材板块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体外诊断虽短期承压,但长期国产替代趋势明确。随着头部企业加快海外市场布局,海外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国内,成为行业新增长点。
公开资料显示,$港股医疗ETF(159366)$汇聚内地稀缺的特色医疗细分龙头,CXO含量高,布局AI医疗+CXO+创新药械,产品为纯港股通ETF,支持T+0交易。
$医疗器械ETF(159883)$为目前A股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行业ETF,基金规模全市场同类第一。基金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一指覆盖医疗设备、高低值医用耗材、IVD、医美四大细分领域,全面表征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场内可通过医疗器械ETF(SZ159883)高效交易,场外也有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C(013416)、永赢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发起联接A(013415)可布局。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