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金报告|英科再生2025中报透视:关税冲击下东南亚产能突围与利润博弈
创始人
2025-08-27 22:03:29
0

大众网记者 刘江 淄博报道

2025年8月26日,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英科再生,688087)披露半年度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66亿元,同比增长16.13%;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滑6.01%。这份“增收不增利”的业绩答卷,折射出这家外贸型制造企业在全球关税重构与汇率波动中的典型生存状态。

业绩拆解:产能应急突围撑起营收,汇兑损益拖累利润

关税倒逼产能跃迁,越南基地成营收核心引擎。2025年4月美国关税政策落地,直接触发英科再生的产能“应急响应机制”。其越南清化二期基地在政策生效后30天内,完成员工规模从800人至1500人的快速扩容,并同步增设生产线,以最短时间承接订单转移需求。这一“战时调整”成效显著:上半年越南地区营收同比激增48.89%,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约3个百分点,成为营收逆势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从业务基底看,英科再生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持续处于高位——期内产品出口份额接近90%,服务覆盖全球超130个国家。这种业务结构决定了“关税应对能力”直接关联营收稳定性,而越南基地的快速发力,正是公司抵御关税冲击的关键举措。

汇兑损益“反转”,利润承压非因经营基本面。净利润同比下滑6.01%,核心症结并非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弱化,而是人民币升值引发的汇兑损益剧烈变动。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从上年同期的-3975.87万元(即汇兑收益)转为4743.54万元(即汇兑损失),前后相差超8700万元。若剔除这一非经营性因素,公司经营性利润与营收16.13%的增速基本匹配,核心业务的盈利逻辑未受冲击。

业务突围:“产能弹性+产品协同+技术壁垒”构筑抗风险三重门

面对关税与汇率的双重外部压力,英科再生通过“海外制造布局+产品矩阵升级+技术能力沉淀”的三重逻辑构建抗风险体系,成为其稳住经营基本盘的关键。

东南亚产能“梯队发力”,构建关税缓冲带。越南基地已形成“一期满产+二期应急”的双轨支撑格局:越南一期项目自2024年起持续维持满产满销状态,为海外供应提供稳定基础;二期厂房在2025年初完成基建后,迅速响应关税冲击下的订单转移需求,形成“中国研发+东南亚生产”的协同模式。这种产能弹性调配,不仅帮助公司规避部分关税成本,更通过本地化生产维持了对海外客户的交付能力,保障了核心市场份额未出现明显流失。

墙面装饰方案升级,产品协同打开增长空间。公司战略聚焦的“家居墙面装饰一站式解决方案”,期内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且产品间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

装饰建材业务:凭借防水防潮、无甲醛、轻工匠化等差异化特性,期内同比增速达38.37%,远超整体营收增速;更关键的是,其终端渠道与成品框业务复用率超20%,实现“一店多品”的流量互补,降低渠道拓展成本。

成品框业务:作为营收主力,依托欧美进口市场70%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行业特点,通过设计能力与快速交付能力与全球300-400家零售商展开合作,期内贡献公司75%以上的销售收入,成为稳定营收的“压舱石”。

研发持续加码,技术壁垒筑牢长期竞争力。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为业务突围提供技术支撑。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6269.75万元,新增知识产权163项,重点在三大核心方向实现突破:

再生粒子提质:r-PS粒子纯度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PET食品级粒子成功获得FDA、EFSA等国际权威认证,拓宽了产品在高端领域的应用场景;

智能装备升级:通过自主研发的泡沫冷压机、热熔机,分别将大体积PS泡沫塑料压缩至原体积的1/50、1/90,大幅提升资源回收效率与生产自动化水平;

信息化能力提升:依托IT系统实现成品框业务“多SKU、零库存”运营,AI工具已渗透生产计划、质量检测等全链路,进一步优化运营效率。

风险挑战:汇率与新产能的“待解难题”

尽管短期通过产能调整实现营收突围,但英科再生仍面临两大需持续应对的核心挑战,直接关系后续利润修复与长期增长稳定性。

汇率对冲工具效果有限,盈利稳定性仍存隐忧。公司外销占比近90%且以美元结算,美元结算敞口较大。上半年虽通过衍生金融工具获得1398.89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但仍远不足以覆盖4743.54万元的汇兑损失,汇率对冲效果未达预期。后续人民币汇率若出现进一步波动,仍将直接影响利润表现,如何优化汇率风险管理工具、提升对冲效率,成为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产能“爬坡期”压力显现,消化节奏关乎盈利释放。新产能的盈利转化仍需时间:期内马来西亚基地亏损659.47万元,主要因处于产能爬坡初期,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单位固定成本偏高;而越南三期项目投产后,如何快速提升良品率、匹配市场订单需求,避免重蹈“产能闲置-成本高企”的覆辙,将成为公司后续运营的关键。若新产能无法如期释放效益,不仅会增加短期盈利压力,还可能影响长期产能布局的有效性。

结语:全球化制造的“韧性试验”

英科再生2025年中报,本质是外贸型制造企业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的一次“韧性试验”。其通过越南基地快速应对关税冲击、以产品协同打开增长空间、用技术投入筑牢长期壁垒的策略,为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参考的应对思路。

相关内容

净利波动,纳百川IPO迎考
2007年成立的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在...
2025-08-27 23:25:11
原创 ...
最近,德国总理默茨高调宣布将于10月率领一支豪华商务代表团访华,声...
2025-08-27 23:05:52
淄金报告|英科再生2025...
大众网记者 刘江 淄博报道 2025年8月26日,英科再生资源股份...
2025-08-27 22:03:29
原创 ...
长时间的交易中,不少朋友发现:明明看了不少分析报告,算清了支撑位阻...
2025-08-27 21:37:05
全球最大钴企的黄金“野心”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张艺 全球最大钴生产商...
2025-08-27 21:35:52
【以案普法】员工患病拒上夜...
【判词摘录】 用人单位在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生...
2025-08-27 21:11:14

热门资讯

机构看好创新药出海机会,恒生创... 截至收盘,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下跌4.8%,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下跌4.3%,中证创新药产业指...
4个月猛增超1万亿元,我国ET...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截至8月25日,我国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规模突破5万亿元大关,...
奇瑞汽车赴港IPO获中国证监会...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奇瑞汽车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 8月27日,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事项下发...
中产最爱的酒店,要去香港IPO... 动图由豆包AI「照片动起来」生成 作者王涛 编辑吾人 继早前市场传闻中概股禾赛科技、小马智行等已以保...
净利波动,纳百川IPO迎考 2007年成立的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在陈荣贤家族的带领下一路闯向资本市场...
5万亿!又到了个股难跑赢ETF... 市场巨震,A股成交再破3万亿,位居历史次高。 今年A股出现了久违的情绪大逆转,从4月8日市场出现慢牛...
中证A100指数ETF今日合计... 统计显示,中证A10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65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6768.55万元,环...
首发规模9.6亿元 融通中证诚... 8月27日,融通基金发布公告称,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联接基金于8月26日成立,发行规模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