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军战力如何?看看战斗机的情况就知道了。美国《防御博客》(Defence-Blog)网站在今年8月25日援引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专项报告并加以分析,以2007年、2012年、2025年三个关键时间节点为坐标,系统梳理了中国空军18年来的战斗机迭代历程,从中可以窥见我国战机发展的步伐和现状。
这份报告中以一组反差强烈的数据引发全球关注:中国空军战斗机总量较2007年减少了大约500架,但综合战斗力却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从排名不如美俄欧日甚至印度,到如今已几乎要与让长期占据空中优势的美国空军并驾齐驱,其进步不可谓不大。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中国战斗机发展报告清晰还原了我国空军的“瘦身强体”之路。2007年,中国空军保有着超过2000架战斗机,数量虽然很多,却深陷“老旧装备扎堆”的困境—,这其中就有700多架基于上世纪50年代米格-19技术衍生的歼-6仍在服役,这种战斗机也就比二战时期的美日战机稍强一些,但在这个时候,美国的F22隐形五代机已经开始装备两年了。
歼6战机之外,技术落后的歼-7、歼-8末代改进型也在服役,总量超过1000架(其中40%为服役不满10年的新批次)。
此外还有400多架强-5攻击机,它同样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于歼-6(苏联米格-19)战斗机基础上研制的,技术和战力在美国当时装备的战机面前要低不少。
如上这4种战斗机是当时我国空军的“四大主力”,也是当时空军装备的主体。
不过当时我国也开始购买并装备俄罗斯“侧卫”系列战斗机,并且自研的国产歼10战斗机早期型号也开始装备,只是这两款战斗机的总数不足300架,仅占装备总量的15%。
彼时,美国空军已在2005年开启F-22A隐身五代战斗机量产和装备,技术方面大幅度领先于我国。
这种差距倒逼中国航空工业加速追赶:2010年,我国空军中的歼-6彻底退出历史舞台;2012年,国产歼-10A、歼-11B实现规模化量产,歼-7、歼-8、强-5的装备规模显著缩减,空军正式迈入“极速追赶”阶段。
真正的质变始于2017年。因为这一年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正式服役,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能独立研制并装备重型隐身战机的国家,在服役战机技术上,已经追上美国。
当时间来到2025年,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中国空军装备结构已完成“脱胎换骨”:强-5也已全面退役,歼-8也在快速退役中,歼-7同样如此。而歼-10(含歼-10B/C四代半型号)与歼-11/歼-16系列合计装备规模超1200架,其中四代半机型占比达50%;更关键的是,歼-20服役数量突破200-250架,不仅超越美国F-22A(现役约180架)成为全球最大重型隐身战机群,其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航电系统等关键设备,在性能上也已实现对F-22A的“超越”。
而且有消息显示,歼35系列的战斗机或也已经开始装备,将来还会成为航母主力战斗机。
美英的研究认为歼-20的量产与列装是中国空军战斗力飙升的“核心变量”。防御博客网站援引美军内部评估报告指出,歼-20的隐身性能、超视距作战能力及航程优势,已彻底改变西太平洋地区的空中力量平衡。与F-22A相比,歼-20的航电系统更符合现代空战需求,可兼容射程更远的霹雳-15中远程导弹,且维护成本更低、出勤率更高——这意味着在“高强度持久作战”场景下,歼-20机群的实际作战效能优于F-22A。
而随着歼-35的正式服役,中国空军的隐身战机体系进一步完善。作为一款定位更灵活的中型隐身战斗机,歼-35不仅能与歼-20形成“轻重搭配”,填补中近海防空、制空任务的装备空白,其相对低廉的造价也有助于加速替换剩余的歼-7、歼-8及早期进口“侧卫”机型。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预测,未来5年内,歼-35的服役数量有望突破300架,与歼-20共同构建起规模超500架的隐身战机群,这一规模将远超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地区部署的隐身战机总量。
美英媒体的报道还注意到,中国空军的发展已不止于“追平美国”,更在向“引领下一代”迈进。尽管官方尚未公布六代机的具体信息,但美国《航空周刊》2024年底的报道指出,中国航空工业已在变循环发动机、人工智能辅助空战系统、定向能武器等六代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歼-36(网传中型六代机型号)、歼-50(网传重型六代机型号)的研发进度“超出预期”。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分析认为,若中国能在2030年前实现六代机首飞并在2035年前批量服役,将成为全球首个完成六代机实战部署的国家,届时中国空军将彻底摆脱“追赶者”身份,开启“大幅领先全球”的新阶段。
美国空军前参谋长戴维·戈德费恩曾公开表示,中国在航空装备领域的发展速度“已打破传统认知”,美军若不加快六代机研发与F-35量产,“将在10年内失去空中优势”。
从2007年手握2000架落后机型的“数量型空军”,到2025年掌握1500架高端战机(含超200架隐身战机)的“质量型空军”,中国用18年走完了其他国家数十年才能完成的转型。
正如美国防御博客网站在报道结尾所言:“这种以‘减数量、提质量’为核心的变革,不仅重塑了中国空军的战力,更在重新定义全球空中力量的格局。”
这次很成功!星舰完成第十次试飞,多个载荷顺利释放,但落海时发生爆炸!已具备普通火箭运载功能
清场在即?我国"南拖185"拖船到达仁爱礁!菲律宾“马德雷山号”军舰坐滩生涯即将告终
菲坐滩军舰士兵突袭清除渔网,补给船队迅速开向仁爱礁!但相距近百公里就被拦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