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百川IPO:新能源汽车+储能双轮驱动,携手行业龙头撬动百亿市场
创始人
2025-08-27 14:25:15
0

深交所公告显示,创业板上市委将于8月28日审议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的IPO申请。作为国内新能源热管理领域的早期拓荒者,纳百川历经二十余年深耕,已完成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两大黄金赛道的布局。在当前“双碳” 战略深化推进的背景下,其成长动能正迎来资本市场的关键一跃。

新能源热管理开拓者,细分领域市场份额领先

热管理技术指通过液冷、相变等前沿技术,精准调控设备温度,是保障新能源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核心环节。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其动力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区间为20℃-35℃,最高耐受温度不超过55℃。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会持续产生热量。温度过高不仅会大幅缩短电池寿命,更可能导致热失控,引发起火爆炸等严重风险;而温度过低,则会显著降低电池容量和充放电效率,甚至诱发短路。因此,将电池温度精准控制在安全高效区间,对于保障整车性能和用户安全至关重要。

纳百川正是这一关键领域的深度参与者与引领者。公司创立于2000年,早期专注于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的热管理解决方案。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公司于2011年前瞻性布局新能源电池热管理业务,并于2012年至2015年间,与行业巨头宁德时代携手展开深度合作研发。2016年,公司产品成功配套应用于上汽大众的首款新能源汽车,实现了规模化落地。此后,公司持续拓展技术边界,成功切入储能热管理领域,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目前,纳百川已构建起成熟完备的业务体系,发展成为能够提供多元化热管理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能够提供移动式热管理(乘用车、运营车)、固定式热管理(储能、移动电源)、特殊式热管理(空中交通、工程机械、船舶)等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解决方案。

依托规模化制造能力,公司年产电池液冷板达440.56万片,相关销售收入达11.79亿元, 根据其电池液冷板可装配的新能源汽车数量测算,纳百川在2024年细分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达到约12.16%,稳居行业领先地位,彰显了其在新能源热管理领域的强大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构建壁垒,工艺改良成果显著

面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迭代加速、车型开发周期缩短的挑战,纳百川秉持“恒温电池、绿色续航”的理念,通过系统性创新构建起强大的核心技术壁垒。为此,公司组建了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构建了覆盖热管理、轻量化、智能检测等关键领域的技术体系,并依托先进设备加速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落地。

在技术创新方面, 纳百川成功攻克了电池模组受热不均的行业难题,显著提升了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将仿真预测与实际热分布的温度偏差精准控制在≤3℃。同时,公司突破了行业中流阻偏差普遍控制在15%左右的技术瓶颈,成功将偏差稳定控制在5%以内。针对项目前期的形变与鼓包风险,公司实现了100%的精准探测识别。此外,通过对结构设计和密度比的创新优化,纳百川在实现电池包(PACK)轻量化的同时,还显著提升了其整体结构强度。

在工艺与设备能力上, 纳百川自主研发了多项核心生产装备。这些设备协同工作,实现了液冷板全流程“不下线连续作业” ,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稳定性。以自动化钎焊炉”为例,其独特的协同设计,不仅显著提高了钎焊设备的产能利用率,还节约了25%的生产场地,并降低了近50%的产线人工操作时间。

强大的技术实力奠定了坚实的知识产权基础。 截至目前,纳百川已累计拥有203项专利,其中包括20项发明专利和183项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布局覆盖了电池液冷板设计、核心制造工艺、检测技术等全产业链关键环节。

凭借在液冷板研发与制造工艺上的领先优势, 纳百川成功牵头起草了《车用动力电池液冷板技术条件》(CSAE 团体标准,编号 T/CSAE 324-2023)。该标准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清晰定义了液冷板的性能指标、检测方法与质量要求,已成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采购与生产的重要技术依据,进一步巩固了纳百川在细分领域的技术引领地位。

客户覆盖产业链 “金字塔尖”,业绩增长锚定头部生态

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深厚的技术研发实力、领先的工艺水平以及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纳百川在长期经营中成功汇聚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尤其聚焦于产业链顶端的核心企业。

作为宁德时代在电池液冷板领域的首批合作开发供应商之一,纳百川与其合作粘性持续深化,并多次获宁德时代授予“优秀供应商”、“质量优秀奖”及“可持续发展推进奖”等多项荣誉,印证了深厚的合作根基。

与此同时,公司的产品矩阵已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主流市场,成功配套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吉利、长安、广汽、长城、上汽荣威、东风日产、奔驰、大众、奇瑞、赛力斯在内的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服务范围覆盖了国内超过80%的新能源车企及多家重要合资品牌。

在动力电池领域,纳百川同样深度链接头部企业,服务于中创新航、孚能科技、亿纬锂能等国内TOP10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其客户网络覆盖了国内动力电池市场超过70%的份额,牢固占据产业核心环节。

正是依托与这些产业链“金字塔尖”客户的稳定深度合作,纳百川实现了业绩的稳健增长。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从2022年的10.08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14.08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8.17%。

进入2025年,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回暖、储能装机量快速放量的行业背景下,公司业绩增长动能进一步增强。得益于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阳光电源等核心客户订单的持续放量,以及储能液冷板需求的迅猛增长,纳百川2025年1-6月的营业收入达到7.43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5.8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128.28万元,同比增长39.14%,增长势头同样强劲。

深度受益于新能源市场扩容,扩充产能契合行业增长节奏

当前,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正迎来双轮驱动的快速发展期,纳百川的成长轨迹与这些细分领域的爆发性增长形成了深度共振,充分受益于行业的整体扩容。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渗透为纳百川核心产品电池液冷板提供了广阔需求。2022-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从705.8万辆、688.7万辆跃升至1288.8万辆、1286.6万辆,渗透率从25.6%攀升至40.9%,标志着市场步入成熟增长阶段。政策层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到2035年电动车和混动车将全面替代燃油车,为液冷板赛道奠定“十年级”增长基础。作为保障动力电池高效安全运行的核心部件,液冷技术因满足不断提升的续航和快充需求,正加速替代传统风冷,持续推动行业扩容。预计2025年国内动力电池液冷板市场规模将达96亿元,较2022年翻倍增长。同时,高压快充普及驱动单车液冷板价值量从约700元向高功率产品升级,叠加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40%,共同构成纳百川持续增长的坚实需求底座。

另一方面,储能行业呈现“规模化+液冷化”双重趋势。 国内新型储能装机量高速增长,截至2024年底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130%。技术路线上,液冷方案因换热效率更高,更适配高功率储能电站。2021年储能热管理液冷渗透率仅约12.1%,但随着新能源电站及离网储能的兴起,对更大容量、更高功率密度、安全性及寿命的要求,正推动行业转向液冷方案。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已率先推出液冷系统,其示范效应将加速液冷渗透,预计2025年其占比将超越风冷。

依托动力电池热管理的深厚积累,纳百川成功切入储能赛道,进入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头部集成商供应链。公司储能领域收入从2022年的0.36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3.37亿元。随着储能行业向市场化转型,电网侧、用户侧需求持续释放,作为核心供应商,纳百川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成功路径,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

本次上市,纳百川拟募资72,900.00万元,核心投向“纳百川(滁州)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项目投产后将解决产能饱和问题,满足下游需求,匹配行业增长节奏,巩固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此外,持续的技术迭代正为纳百川注入新的成长动能。当前公司在研的搅拌摩擦焊工艺、侧面冷却口琴管式液冷板等多个前沿项目,致力于实现液冷板与电池箱体的深度一体化集成,预计可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打开新的盈利增长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者,纳百川的前瞻性布局不仅构筑了企业自身的技术护城河,更通过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落地,持续引领国内新能源热管理行业的升级方向,这种技术引领力与产业带动力形成的双重价值,将成为公司穿越产业周期的核心优势。

相关内容

希磁科技冲击港股IPO,专...
继视涯科技、溜溜果园之后,近期,又有一家来自安徽的公司寻求上市。 ...
2025-08-27 18:09:22
华曦达港股IPO聚焦:AI...
近年来,全球AI Home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据弗若斯特...
2025-08-27 18:07:43
【IPO前哨】天辰生物赴港...
今年以来,包括药捷安康-B(02617.HK)、维立志博-B(09...
2025-08-27 18:06:53
激光雷达龙头,拟赴港IPO
8月26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Hesai Group(禾赛科技...
2025-08-27 18:05:28
盛业(06069.HK):...
盛业(06069.HK)发布公告,兹提述本公司于2025年8月21...
2025-08-27 17:19:52
【*】国泰基金的游戏ETF...
8月27日,游戏ETF(516010)报收1.449元,收跌2.8...
2025-08-27 17:19:31

热门资讯

希磁科技冲击港股IPO,专注于... 继视涯科技、溜溜果园之后,近期,又有一家来自安徽的公司寻求上市。 格隆汇获悉,8月26日,安徽希磁科...
多只人工智能ETF上涨;ETF... 一、ETF行业快讯1.三大指数震荡下挫,多只人工智能板块ETF上涨 今日,三大指数震荡下挫,上证综指...
华曦达港股IPO聚焦:AI H... 近年来,全球AI Home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该市场规模从202...
【IPO前哨】天辰生物赴港:估... 今年以来,包括药捷安康-B(02617.HK)、维立志博-B(09887.HK)、中慧生物-B(02...
激光雷达龙头,拟赴港IPO 8月26日,中国证监会网站发布关于Hesai Group(禾赛科技)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禾赛科技...
美媒:新西兰空军引进“海鹰”直... 参考消息网8月27日报道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8月23日报道,新西兰将耗资27亿新西兰元(约合1...
读城︱650岁南京城墙“最美1... 8月26日,经过10个月的封闭维修,南京城墙“解放门至玄武门段”本体修缮正式完成。 当天,南京城墙...
老庙黄金致歉 近日,知名黄金品牌老庙黄金因产品“吉果乐园”造型“擦边”STAYREAL魔魔胡胡胡萝卜(卜卜),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