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星空
编辑 | 蛋总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8月19日,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巴兰仕”)开启申购,该公司于今年6月成功过会,其在北交所IPO的日子即将到来。
据巴兰仕招股书披露,他们是一家国内汽车维修保养设备行业的制造商,主要从事举升机、拆胎机、平衡机等汽车养护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图 / 巴兰仕汽车举升机(图源:巴兰仕官网))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在汽车后市场设备赛道的IPO角逐中,巴兰仕虽手握海外渠道、知名客户资源等“筹码”,却也面临专利诉讼风险、业绩增速放缓、回款风险等挑战。
巴兰仕此前曾于2014年和2023年两度登陆新三板,冲刺北交所IPO前仍在新三板创新层。
据巴兰仕2014年的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该公司最早成立于2005年1月份,当时是由程玉慧、陈天、冯定兵、徐彦启、李松等多位自然人共同出资成立。
2009年,巴兰仕的最大个人股东是持股23%程玉慧,同年6月,她将所有持股转让给了自己的丈夫蔡喜林,而到2014年公司挂牌新三板时,公开资料显示程玉慧已经因病去世,蔡喜林也已经再婚,娶孙丽娜为妻。
(图 / 巴兰仕2017版招股书)
2014年时,蔡喜林个人直接持有巴兰仕18.7%的股份,另通过晶佳投资控制巴兰仕15%的股份,合计控制公司33.7%的股份,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2017年9月,蔡喜林还曾尝试带领巴兰仕冲刺上交所IPO,当时曾预披露过上市招股书,显示蔡喜林依然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他个人持股为19.15%。
此外,上海晶佳持股12.78%,冯定兵作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2.03%,上述三方签订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合计持有巴兰仕43.95%的股权。
不过,巴兰仕最终于2018年撤回了A股上市申请。
到2023年,公司二度挂牌新三板时,公开转让说明书披露蔡喜林个人持股降至18.27%,依然是第一大股东,上海晶佳作为第二大股东持股12.17%,冯定兵作为第三大股东持股11.45%。
由于该公司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相近且均未超过30%,单一直接股东若仅依其持有的股份并不足以对股东大会决议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巴兰仕当时已经是无控股股东的状态。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并且2023年巴兰仕的实际控制人较上述几次披露时也有了新的变化,已经变为蔡喜林、孙丽娜夫妇作为共同实际控制人。
据巴兰仕冲刺北交所IPO披露的最新招股书显示,上市前,该公司依然无控股股东,蔡喜林、孙丽娜夫妇合计控制公司46.66%的股份。
蔡喜林出生于1959年2月,现年66岁,他曾在上世纪80年代担任江西省湖口工具厂车间主任、珠海大众电业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
1991年至2004年,蔡喜林先后在珠海国际贸易展览(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海大工贸公司分公司、中山市科盛机械有限公司担任过高管。
2005年1月,巴兰仕成立,尽管蔡喜林在此时开始担任公司的总经理一职,但他并未在公司持股,直到2009年获得程玉慧转让的股权,并开始担任公司的董事长一职。
孙丽娜则出生于1982年6月,现年43岁,她与蔡喜林有23岁的年龄差。孙丽娜从2004年12月至今,曾分别在广州汇峰机械有限公司、广州浦力机械有限公司、广州晶佳汽车设备有限公司做过销售经理和总经理。
天眼查显示,上述三家公司均为巴兰仕的成员企业。2022年8月至今,孙丽娜也在担任巴兰仕的副总经理。
2024年9月,巴兰仕在新三板挂牌期间,曾收到全国股转公司出具的《关于对上海巴兰仕汽车检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口头警示的送达通知》。
原因是该公司在申请挂牌期间未披露股份代持事项和员工持股平台份额代持事项,且相关股东上海晶佳和股东文元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上述主体采取口头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巴兰仕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多次代持的情况,时间跨度近20年,从2005年公司刚成立时到2024年冲刺北交所IPO前。
巴兰仕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截至目前,股权代持关系均已解除。
招股书披露,巴兰仕在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成“报告期内”)的营收分别为6.43亿元、7.94亿元及10.57亿元,2023年、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23.48%、33.12%。
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003.55万元、8055.36万元及1.29亿元,2023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68.19%、60.14%。
(图 / 巴兰仕北交所招股书)
可以看出,公司在报告期内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不过,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报披露,其营收与净利润的增速大幅放缓,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5.4亿元及7753.4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了5.64%及11.8%。
从产品方面看,举升机一直是巴兰仕最大的营收来源,报告期内分别为3.02亿元、3.7亿元、5.0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7.58%、46.97%、48.57%,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3.62%、27.04%、28.55%。
(图 / 巴兰仕北交所招股书)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在过去3年的平均售价出现了持续下滑的情况,价格从2022年的8190.32元/台降至2024年的7492.15元/台。
(图 / 巴兰仕北交所招股书)
拆胎机在报告期内的营收占比略微下降,从2022年的26.04%降至2024年的24.08%。平衡机的营收占比稳定维持在10%左右。
报告期内,巴兰仕分别采取经销和直销的销售模式,其中直销模式下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1.53%、79.32%及82.51%。经销模式的营收占比仅在2023年达到过20.68%,其余两年均未突破20%。
在客户方面,巴兰仕在国内的客户包括比亚迪汽车、理想汽车、长城汽车等知名整车厂商(含旗下4S店),包括途虎养车、天猫养车、京东养车等大型连锁汽车维修保养店以及中国石油、美孚、壳牌等知名油品公司。
在国外,其产品也远销欧洲、南美洲、北美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巴兰仕在国内服务于多家知名汽车厂商及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但公司依然存在“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75.91%、74.06%和75.59%,2025年上半年其外销收入占比为75.5%。外销收入主要分布在欧洲、南美洲、亚洲等地区。
(图 / 巴兰仕北交所招股书)
据悉,巴兰仕的外销主要为贴牌模式,境外客户主要为当地汽车维修保养设备的品牌商。
(图 / 巴兰仕北交所招股书)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87%、27.29%及28.81%。其中,外销毛利率高于内销毛利率。
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市场竞争情况不同,公司外销的竞争对手包括欧洲等境外厂商,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而国内市场上中小规模的厂家较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另一个原因是近年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上升,外销毛利率受汇率波动影响而提升。
巴兰仕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存在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产品类别需要扩充的劣势,以及国内低端汽车维修保养设备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利于产业升级、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经营挑战。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上市前夕,巴兰仕还面临2起作为被告的未决专利诉讼,分别为“营口大力汽保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诉巴兰仕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和“奈克希文股份公司诉巴兰仕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被指控侵权的产品主要是轮胎拆装机,两起诉讼涉及的总金额为2493万元,占巴兰仕期末净资产的比例为5.04%。
(图 / 巴兰仕北交所招股书)
2025年6月,巴兰仕的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经出具《赔偿承诺》,承诺若公司目前存在的专利纠纷最后形成了对公司任何不利结果,则承诺人将承担赔偿金、诉讼费用等一切损失,以保证巴兰仕及上市后的未来公众股东不会因此遭受任何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巴兰仕近年来的回款风险也有所加剧。
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其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640.32万元、5454.17万元和1.07亿元,占报告期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5.8%、14.35%和22.37%。
2025年上半年,巴兰仕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06亿元,显示回款压力持续存在。
在募集资金的用途方面,该公司拟募集资金约3亿元,其中汽车维修保养设备智能化改造及扩产项目拟投资9934.5万元,举升设备智能化工厂项目拟投资约1.36亿元,研发中心项目拟投资6485.08万元。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后,该公司将新增年产举升机产品40000台、拆胎机和平衡机产品6000台、洗车机产品750台的生产能力。
不过,其募资扩产的逻辑也曾被监管追问合理性与必要性。
对此,巴兰仕表示公司主要产品举升机、拆胎机和平衡机的全球市场占有份额较低(目前约为4.07%、5.90%和1.27%),未来公司希望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为消化产能奠定基础。
并且2024年,巴兰仕的核心产品举升机、拆胎机和平衡机的产能利用率均超过100%,导致该公司不得不通过部分外购成品来满足下游客户需求,因此巴兰仕认为公司不存在过度扩产的情况。
(图 / 巴兰仕北交所招股书)
其实,巴兰仕各期末的货币资金也比较充裕,报告期各期末,其货币资金分别为1.19亿元、2.34亿元、1.9亿元。2025年上半年财报披露的期末货币资金为2.86亿元。
这说明该公司是有一定的自主投资能力的,在这种情况仍要募资进行扩产,也可能会引发质疑。
「创业最前线」注意到,在2022年和2023年,巴兰仕还曾进行股利分配,2年共计派发现金红利6489万元。
此外,巴兰仕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尽管其研发费用的投入在持续增长,报告内分别为2347.79万元、2844.81万元和3582.7万元。但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3.65%、3.58%和3.39%。
且其研发费用率低于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8.98%、8.05%、5.79%),长此以往,是否会影响公司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巴兰仕在北交所IPO的钟声即将敲响。对于66岁的蔡喜林和43岁的孙丽娜而言,这是“夫妻店”迈向现代化公众公司最关键的一步,但IPO对于一家公司来说绝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未来,巴兰仕能否凭借3亿募资从“制造”走向“智造”,在汽车后市场拥有更强的竞争力,或需要更多时间去书写这个答案,「创业最前线」也将保持关注。
*注:文中题图来自巴兰仕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