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万峰林旅游集团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登记的5项核心数据知识产权,获贵州银行瑞金支行4000万元质押融资支持,成为全省首例文旅产业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全省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最高纪录。
“闲置资源”如何变为“流动资产”?这背后是对数据价值的重新认知与深度挖掘,万峰林旅游集团通过“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双轮驱动,整合消费行为、游客偏好等信息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实现供需精准匹配,破解旅游业“旺季拥堵、淡季闲置”难题。
传统观念中,文旅企业核心资产多为景区景观、文物古迹等,难以作为抵押物获金融支持。而数据知识产权的质押融资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种“知产变资产”的转化,让抽象数据拥有了可量化、可交易、可增值的属性,也打破了文旅产业面临的“轻资产、融资难”困局。
贵州这项文旅领域数据知识产权工作的新突破,不仅为文旅企业开辟了全新的融资渠道,也为其他产业领域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当文旅数据成功质押融资,工业制造中的生产数据、服务业的用户数据都有望循着这条路径实现价值变现。
“看不见”的数据能释放出“看得见”的价值,背后也离不开相关部门服务,从登记指导到质押对接,从千家企业培训到重点企业台账,贵州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从“管理者”转为“赋能者”,真正助力“知产”变“资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朱登芳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