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长飞先进半导体武汉基地一片繁忙,首批试产的碳化硅晶圆正在加快生产。该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碳化硅半导体生产基地,年产36万片6英寸碳化硅晶圆,可满足144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需求。
满负荷生产的还有正在冲击科创板的新芯股份,其生产的12英寸晶圆代工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有望打破美韩等国际巨头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鲜为人知的是,长飞先进半导体武汉基地、新芯股份,背后都有湖北铁路基金的身影。
2021年9月,湖北省铁路发展基金成立,总规模1000亿元。除保障铁路建设资本金外,铁路基金还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根据这一定位,铁路基金去年完成多元化投资约42亿元,带动共同投资超110亿元。”湖北铁路基金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湖北铁路集团分别与长江产业集团、湖北科投集团发起设立了两支百亿基金,聚集省内上市公司产业链,以及“光芯屏端网”产业链链主企业,布局产业上下游相关优质标的。
画句号、做加法,“铁路+”产业布局,湖北铁路集团蹚出一条新路。
过去,铁路+产业布局主要是充分利用铁路沿线土地等资源进行投资,产生收益来保障铁路建设资金。随着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铁路+投资也在转型。
除投资新质生产力项目外,湖北铁路开发有限公司以绿色矿山开发为中心,促进铁路沿线资源开发业务融合发展。2022年在荆门建成投产了国内先进、省内首家双块式轨枕智能生产线;2023年5月摘得红安县刘家大屋、大山岗两处花岗岩片麻岩矿采矿权。
开发公司供应链业务围绕“铁路+”加快增量增收,拓展铁路建设维修物资、铁路运输煤炭能源、实体企业生产原料等大宗贸易业务,依托中亚班列运贸一体的农业贸易经验,瞄准钾肥等战略物资进行贸易储备。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48亿元,营收规模同比增长超过5倍。
2024年,湖北铁路集团转型项目营业收入,首次大幅超过地产项目,转型成效显著。
湖北铁路集团主要负责人说,将聚焦铁路优势,积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用链式创新强造血,“铁路+”出产业发展新高度。
(支点财经记者 袁阳平 / 通讯员 程方园 江康妮 付振 芦忠章)
编辑丨胡馨月
编审丨刘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