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比利时《军队认可》网站8月17日报道,印度空军强烈主张与法国达成一项政府间协议,在拖延已久的MRFA(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下采购114架“阵风”战斗机。印度空军敦促政府绕过国际竞标流程,沿用2016年直接采购36架“阵风”的模式。如果这项提案获得批准,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战斗机采购项目之一,标志着印度空军作战力量建设迈出决定性一步。
MRFA项目是印度雄心勃勃的军事航空计划之一,目的是为空军提供新一代作战飞机,具备夺取空中优势、执行对地打击、侦察以及海上作战任务的能力。MRFA项目的核心是采购114架先进战斗机,不仅着眼于更新空军作战力量,同时通过国际合作在本土建立战斗机生产线。这一举措与印度政府“印度制造”国防工业政策直接挂钩,要求外国厂商在印度建立装配线、转让技术,并推动印度航空航天产业体系建设,以实现未来的自力更生。
2016年,印度与法国签署了一项价值78亿欧元的政府间协议,采购36架达索航空公司生产的“阵风”战斗机,其中包括28架单座型和8架双座型。达索航空公司于2022年底完成所有战斗机的交付,目前部署在安巴拉和哈西马拉空军基地,覆盖西部和东部战线。这些战斗机经过定制化改进,配备了先进电子战系统、头盔显示器以及“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大幅提升了印度空军的精确打击能力。
除了空军外,印度也在利用“阵风”战斗机加强海军航空力量。2025年4月28日,印度与法国签署了一项价值65亿欧元的政府间协议,订购26架“阵风M”舰载战斗机,将部署在“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上。这笔订单进一步巩固了“阵风”在印度军队中的地位,成为海空通用的跨域作战平台。
从作战需求看,扩充“阵风”机队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印度同时面临着双线压力,并且邻国的四代半和第五代战斗机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引进114架“阵风”将为印度提供所谓的“强大优势”,增强制空、远程打击和海上作战实力。此外,维持单一平台还可以减轻后勤压力、缩短飞行员训练周期,并提升各中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
从工业层面来看,这一决定的影响同样深远。虽然波音公司的F-18E/F和F-15EX、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21(F-16改进型)、萨博公司的“鹰狮E/F”、欧洲战斗机公司的“台风”以及米格航空器集团的米格-35早已积极参与MRFA项目竞标,但如果印度直接采购“阵风”,将使这些竞争对手彻底出局。此举可能会在全球防务市场上引发争议,但却能为印度带来更快、可控的采购通道。
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这一决定将印法防务合作推到新的高度。法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可靠”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不仅供应战斗机,还提供了“鲉鱼”级潜艇、先进雷达系统以及航天技术。如果114架“阵风”采购订单达成,将进一步稳固法国作为印度军队现代化基石的地位,平衡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对法国而言,这将是“阵风”战斗机最大的海外订单,巩固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主导地位。
印度政府现在面临一个关键的抉择:如果直接走政府间协议,可以加快现代化进程,但也可能因为绕过竞标程序而引发争议。然而,对印度空军而言,时间的紧迫性压倒一切,快速引进成熟机型显然比公开招标更具吸引力。如果获得批准,双方谈判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启动,将为印度历史上最重大的国防采购之一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