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债市观察
8月12日,川财证券4项违规行为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从处罚内容来看,部分违规行为都是“老生常谈”的债券业务违规问题。过去5年,川财证券因此被监管点名5次。
在各类业务中,债券承销业务表现相对突出,近两年承销规模明显增长,业内排名上升。然而,在多张罚单面前,如何平衡规模增长与合规风险成为关键挑战。
01
债券业务多次被监管处罚
此次川财证券涉及的违规行为包括:债券交易业务存在公司内部制度建设与内控机制有待完善,从业人员管理与信息披露不到位,业务合规审查落实不到位,交易行为管理有待完善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债券交易方面,川财证券多次违规。券商的债券业务包括自营、做市商、经纪、承销与分销多种,此前川财证券在债券承销业务方面受到的罚单数量较多。
2023年12月18日,川财证券因存在债券承销业务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违反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0号)第六条第一款,《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证监会公告〔2018〕6号)第三条、第六十一条的规定,被四川证监局采取出示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该违规行为还被上交所点名并对其采取书面警示自律监管措施。
上述违规行为与2022年12月5日四川证监局披露的部分违规行为一致,川财证券存在债券承销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个别项目尽职调查不充分,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受托管理履职不足;个别资产证券化项目存续期管理不到位,信息披露不到位等问题。
2021年2月1日四川证监局的一份罚单,直指川财证券在债券业务方面的四大违规行为,一是对债券交易的合规风控管理不到位,二是债券交易业务部门经营管理混乱,三是人员管理不到位,四是人员薪酬管理不完善。
2020年11月28日,川财证券在开展债券交易业务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固定收益部债券交易岗位人员未有效隔离,债券交易的投资决策、交易执行等关键岗位存在混合操作,部分业务人员利用个人通讯工具询价,部分交易询价记录缺失,个别交易存在先成交后申请的情况。赵彤作为川财证券固定收益部投资经理,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监管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
图源:罐头图库
过去5年以来,川财证券每年都会受到罚单,且大部分罚单都涉及债券业务违规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券商在债券业务方面,“利益冲突”是最常见的违规行为之一。例如,券商的自营部门在承销债券的同时,利用信息优势进行交易,或通过不正当手段为自己的投资部门获利,此举无疑将会损害客户利益和市场公平。此外,“尽职调查不充分”等不当交易行为也容易触及监管红线。作为承销商,券商有责任对发债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若未能审慎核查发行人的财务状况、信用资质和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因此导致虚假陈述或重大遗漏,券商将为此承担连带责任。
02
债券承销业务连续2年扩张
川财证券的业务规模不大,投行业务尤其是债券承销业务是其优势项目,债券承销规模连续两年增长,近两年均跻身行业前50名。
根据川财证券财报数据,2024年完成债券主承项目46个,承销规模150.97亿元,同比增长23.63%,公司债券承销规模进入行业前50名;承销ABS(资产支持证券)项目13个,承销规模64.39亿元,同比增长114.62%,ABS规模位居行业23名。
根据Wind数据,2024年川财证券债券承销项目115个,较上一年多24个,承销金额295.95亿元,较上一年增加18.01亿元,券商中排名43位,与上一年相同,比2022年的行业64名大幅提升。
2025年以来,川财证券债券承销业务有所放缓,承销金额92.78亿元,业内排在58名,有所下滑,其中公司债(含私募债)39.83亿元,占比42.93%,ABS项目52.95亿元,占比57.07%。近两年ABS承销项目持续扩张。
无论哪类业务,在快速扩张时都需以合规为底线,否则短期业绩可能引发长期信誉损失甚至法律风险。
03
董监高人员设置及薪酬管理曾被“点名”
川财证券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四川省川财证券公司,后由财政国债中介机构整体转制而成专业证券公司,注册时间是1997年9月,是一家老牌证券公司。其业务主要集中于川渝地区,8家营业部中有6家在四川省各市、1家在重庆、1家在武汉,另外在北上广深各设一家分公司。
川财证券共有7名股东,中国华电集团产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电”)是其最大股东,持股比例41.81%。
2024年12月四川证监局开具的一张罚单指出,川财证券存在董事及监事设置情况不符合规定、董事及监事的选举未采用累积投票制度、未建立董事及监事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等问题。
图源:罐头图库
具体违反了《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二款、《证券公司治理准则》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款、第三十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应的条款内容分别为:
1.证券公司应当加强对股权事务的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2.证券公司任一股东推选的董事占董事会成员1/2以上时,其推选的监事不得超过监事会成员的1/3;
3.证券公司股东单独或者与关联方合并持有公司50%以上股权的,董事、监事的选举应当采用累积投票制度;
4.董事长、经营管理的主要负责人由同一人担任,或者内部董事人数占董事人数1/5以上的情形下,独立董事人数不得少于董事人数的1/4;
5.证券公司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应当充分反映合规管理和风险管理的要求。
总结来说,川财证券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由股东推选的比例超标,内部董事人数偏多、独立董事人数偏少,选举制度不合规,董监高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制度不健全。
根据川财证券官网消息,目前董事会成员、监事会、高管分别有9名、5名、6名。过往及现任董事、监事成员,部分由大股东中国华电派任。
现任董事长吴琼于2012年9月在川财证券登记职业,历任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曾分管债券业务,2023年11月由副总裁升任董事长,接替到龄退休的金树成,金树成此前任中国华电任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监管罚单已经开了8个月,不过目前川财证券官网披露的董监高成员,与吴琼上任时候相比区别不大。董事会9名成员均未变动,其中独立董事仍然只有2名,不满足不少于董事人数1/4的监管要求;监事会变更了1名职工监事;高管中增加了1名首席信息官,吴琼不再担任副总裁,徐正文卸任首席信息官职位,仍担任副总裁、合规总监、首席风险官。
来源:川财证券官网
2024年川财证券董监高人员年度实际发放薪酬合计1487.24万元,同比增长12.65%,其中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管薪酬增幅分别为40.5%、17.03%、5.48%。高管人员的绩效年薪采取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期限为3年,延期支付部分为 40%,归属2024年计提薪酬总额中延期支付薪酬总额为80.93万元。
高管薪酬增长的同时,川财证券员工薪酬总额却在下降,2024年应付职工薪酬2339.85万元,同比下降13.81%。人员数量没有太大变动,共减少7人至382人。证券业协会登记的人员数量还增加了16人,2024年末为504人。
04
接连被点名对业务影响几何?
在行业马太效应下,中小券商生存空间被挤压,川财证券在经纪等传统业务上缺乏竞争力,2016-2020期间总资产由60亿元左右降至30亿元左右,2021年以来规模开始回升,截至2024年总资产44.25亿元,同比增长22.52%。
川财证券在业绩上表现并不稳定,过去几年营收、利润涨跌起伏,2024年还经历了营收、净利双降,营业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16.18亿元,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降38.64%。
从具体业务来看,经纪业务表现不佳,在去年“924行情”以来A股强势反弹、券商业绩普遍回暖的情况下,川财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0.6亿元,同比下降20.99%,连续三年缩水。
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0.86亿元,同比下降3.36%,该降幅在证券行业中并不大。受政策收紧、IPO遇冷、债券承销价格战挤压等多重因素影响,近两年券商投行业务收入普遍降幅较大,而川财证券近三年投行业务收入相对稳定,均在0.8亿元以上,且已经超过了经纪业务收入,主要得益于债券承销业务的扩张。
图源:罐头图库
金融投资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末金融投资规模17.22亿元,同比增长8.79%,不过投资收益由上一年的1.13亿元降至0.92亿元。川财证券在财报中也多次在自营业务中提到加强债券投资、拓宽债券投资渠道。
宋清辉指出,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特别是债券市场进行融资。与此同时,低利率环境也降低了企业的发债成本,提升了发债意愿。但监管亦将进一步强化对券商承销行为的合规性要求。同时,随着更多券商发力债券业务,市场竞争或将日趋激烈,承销费率可能将会面临下行压力,这就要求券商必须提升服务质量和专业能力。
今年4月董事长吴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扎根成渝双城经济圈,充分发挥股东资源与区域优势,打造打造能源特色券商。在绿色债券、科技债券方面不断突破,设立管理并成功发行全国首单“一带一路”特定品种ABS项目。
在发挥债券承销及投资业务优势的同时,能否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业务增长与风险防控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