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俄新社的报道,乌克兰军队正在积极调整部队,尤其是将其最精锐的作战单位调往苏梅州,以有效抵挡俄罗斯的攻势。这一策略凸显了苏梅方向在战争格局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因为这一区域自然具备牵制乌克兰军力的作用。乌克兰军队能够在这一关键地区部署更强的防线,对抗敌益用兵,为保护其他重要战略位置争取时间和资源。
与此同时,乌克兰空军的指挥架构也经历了重大调整。根据最新的信息,克里沃诺日科将军已经接任空军司令一职。前任空军司令奥列舒克因首次使用F-16战斗机时不幸损失而招致了较大的争议,这也最终导致了他被解职。乌克兰空军选择在这样的时刻进行更换,显然是希望能充分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战局,以提升空中作战能力和协调性。
俄战地记者利西岑的最新报告显示,俄罗斯军队于8月4日上午成功进入了红利曼矿井区域,这一进展标志着罗金西克的大门似乎正在缓缓打开,战局的紧张程度随之加剧。与此同时,来自迪夫根博主的态势地图则显示,俄军已经基本上拉平了罗金西克矿区以东的战线,接连占领了罗金西克和赫里希诺,红军村的防线岌岌可危,似乎即将失守。
红军村的局势对于乌克兰而言尤为严峻,战场上的形势变化多端,乌军的撤退速度时快时慢,关键因素在于两个重要的战略位置:罗金西克和赫里希诺。究其战术层面,俄罗斯部队能够顺势沿着红军村的外围,从兹维罗沃经过列昂托维奇及特洛伊安达一线向北挺进,首先控制T0406公路的关键交通节点,并在特洛伊安达方向向西北推进,以此撼动乌克兰的防线。
对于红军村的战斗问题,现有的态势显示出十分清晰的解法。只要控制好上述两个方向,红军村的防守形势便会发生显著改变,问题解决的速度之快甚至可以用“雷霆不及”来形容。相较于其他战线的复杂,红军村的问题显得更加直接。
因此,俄军在米尔诺赫拉德与乌军的抵抗对抗至关重要,但意义却并不大。包括新乌克兰卡、莱西夫卡和格尔季夫卡一线的地区都应作为以牵制为主要目的的兵力部署。这允许俄军将主攻方向明确锁定在罗金西克和赫里希诺两处支撑点,其余方向则应主要用于对乌克兰军力的牵制与消耗,以此来进一步扩大战略优势。从整体上看,此种战术部署将有助于俄罗斯在未来的作战中得到更大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