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飞
骗子年年有,今年也不少。
今年6月,澎湃新闻率先打假了冒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的造假信息,在国内舆论场引发强烈反响。
8月初,我们又发现了一名自称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阮少平”。“阮少平”是否是其真名目前都不可考。
我们是非常谨慎的,生怕闹乌龙,就向权威部门求证。
权威部门明确告诉我们,所有的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名单都显示在中科院官网上,没有隐藏的。
很遗憾,全体院士名单里面没有“阮少平”。
于是,我们开始了在网络上寻访“阮少平”的旅程。
一些企业公布的“阮少平”资料。经查,他所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身份不存在。
寻访的结果令我们大吃一惊,这个假冒者的胆子实在太大了。
第二,行踪极其活跃特别爱去中小学。网络寻访发现,“阮少平”的行踪极其活跃,遍布多个省份,活动也非常多元,出席各类论坛、赴中小学校进行交流演讲等。一般来说,骗子们为了不被识破,会尽量降低自己的出场频率,但“阮少平”却是一个例外。
第三,所列头衔之多令人瞠目。除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身份之外,“阮少平”在各类演讲PPT、视频里所附的身份非常多,而且级别非常高,还常常是正职。但是这些显赫的正职身份都有权威报道,是很好证实或者证伪的。我们查核的结果显示:不是他,从未有他这个名字。
“阮少平”在小学开学典礼上发言。
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又可以形成一种逻辑上的自洽:行踪越活跃,出现在各种单位官方账号报道里面的频率就越高,其他对其身份存疑的人检索起来,就会“降低”对其身份的狐疑程度,继而就可以骗取更多邀请单位的信任。
出于谨慎,澎湃新闻对“阮少平”的打假还在持续进行中,目前披露的只是其假冒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身份。我们也希望更多他假冒身份的单位能够主动查核后予以声明,让骗子无所遁形。
8月5日下午,澎湃新闻采访了部分曾经邀请过“阮少平”举办讲座的中小学。8月5日傍晚时分,我们发现,这些学校已经陆续在删除有关“阮少平”的报道。
或许,他们已经发现自己上当了?
(作者陈良飞系澎湃新闻政治新闻部总监、港澳台新闻部总监,高级记者)
设计:王璐瑶
新闻延伸
“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被打假,近年在多所小学登台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近日,一名声称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男子引发网络质疑。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中国科学院官网目前公布的院士名单、外籍院士名单、已故院士名单以及已故外籍院士名单中均查无此人。8月5日,澎湃新闻从相关方面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这一身份系伪造。
公开资料显示,“阮少平”近年来曾在多省区公开露面,至今年7月仍有活动。
上一篇:盘点年内最“吸金”的几只E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