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主战场,万卡集群将是标配。”7月3日,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在AI旗舰产品“夸娥万卡智算集群”发布会上表示。
当天,摩尔线程还与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公司,分别就三个万卡集群项目进行了战略签约。这家仅成立五年的国产GPU公司,正成为国产芯片行业最炙手可热的公司之一。
在产品布局上,摩尔线程推出了大模型智算加速卡、大模型预训练平台、AI大模型训推一体机、高性能专业显卡等产品,可满足政府、企业和个人消费者等不同用户的需求。
举例而言,摩尔线程推出的MTT-S80消费级显卡,类似英伟达推出的“RTX 4080显卡”,可满足运行《黑神话:悟空》等大型3A游戏的需求。还有新推出的夸娥万卡集群,可满足DeepSeek等大模型企业的算力需求。
今年6月30日,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线程”)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科创板上市,此次募资金额达80亿元人民币。最新消息是,摩尔线程申请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这意味着摩尔线程离上市又近了一步。
在大模型的火热与国产替代的双重利好下,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迎来了最佳发展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此前为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他从2000年加入英伟达,负责开拓中国市场。直到2020年,张建中决定离开英伟达,放弃千万年薪,回国创业,目标是“造中国人自己的全功能GPU”,摩尔线程也被业界称为“中国版英伟达”。
在英伟达的工作经历,为张建中赢得了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企查查显示,摩尔线程自2020年成立至今,共获得了6轮融资,投资方不仅有红杉中国、五源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还有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大厂,以及深创投等国资入局。上市前,摩尔线程累计融资金额就超65亿元,Pre-IPO估值达到246.2亿元。
这家仅成立五年的国产GPU企业,如今正顶着“中国版英伟达”的称号冲刺上市。如果其成功上市,将创下今年科创板最大IPO纪录,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翻开摩尔线程的招股书,财务数据呈现“冰火两重天”。
从2022年到2024年,摩尔线程营收分别为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但在净利润方面,从2022年到2024年,摩尔线程亏损额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虽然亏损额逐年下降,但三年累计净亏损超50亿元。
摩尔线程主要财务数据,图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巨额亏损来源于摩尔线程高额的研发费用,这种情况在初创型芯片企业颇为常见。自2022年到2024年,摩尔线程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达到2422.51%、1076.31%和309.88%,远超每年获取的营收。
作为一家国产GPU企业,目前摩尔线程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已经发布了“苏堤、春晓、曲院、平湖”四代GPU架构,形成了芯片、板卡、一体机、集群四条产品线,产品线涵盖了政务与企业级智能计算、数据中心及消费级终端市场。
摩尔线程主要产品,图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摩尔线程研发的MUSA架构,是核心竞争力。这是国内首个实现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和科学计算等多种任务的全功能GPU架构。在此基础上,摩尔线程开发出了众多适配各个领域的显卡。
在消费级显卡市场,摩尔线程推出搭载了基于MUSA架构全功能GPU芯片“春晓”的MTT-S80显卡,起售价2999元,被称为“国产第一游戏显卡”,可兼容千款游戏和应用,流畅运行《黑神话:悟空》等3A游戏。
在企业级市场,摩尔线程于2024年推出的第四代GPU芯片“平湖”,由于增加了FP8精度支持,大幅提升了AI算力,可支撑面向DeepSeek类前沿大模型预训练的万卡集群智算中心解决方案。这正是摩尔线程推出的国产大模型算力替代方案。
受益于GPU的国产替代,摩尔线程收获了众多大客户,既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大型央企,也有百度、京东等头部互联网企业。但大客户占比销售额比例也较高。
从2022年到2024年,摩尔线程向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分别为4119.29万元、1.18亿元、4.24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9.86%、97.45%与98.16%。一旦核心客户订单发展变化,摩尔线程的业绩可能遭遇较大冲击。
摩尔线程发展离不开充裕的资金,只有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进而开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客户,最终实现正向循环。而这一切的根源是拥有“无限研发资金”,这也是摩尔线程冲击上市的重要原因。
2020年9月,一则消息在芯片圈悄然流传:英伟达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张建中离职。
这位被称作“黄仁勋左膀右臂”的行业老将,最后一次以英伟达身份亮相是在理想汽车发布会上。当时,理想汽车新款车型将搭载英伟达Orin芯片。
三个月后,一家名为摩尔线程的公司在北京成立。创始人团队云集了来自英伟达、AMD等巨头的技术精英,而这家公司的幕后掌舵者,正是张建中。
翻看张建中的履历,他曾任戴尔(中国)全球客户部总经理,离开戴尔后于2006年加入了英伟达,作为英伟达大中华区总经理,他主导了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将英伟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8年的不到50%提升到了2020年的80%,可谓是英伟达中国市场的“关键先生”。
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图源摩尔线程官网
除了张建中,摩尔线程联合创始人张钰勃曾是英伟达GPU架构师;联合创始人周苑曾是英伟达市场生态高级总监;副总经理杨上山先生也曾是英伟达GPU架构师。摩尔线程早期团队基本来自英伟达。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正是美国对中国实施一系列芯片相关限制措施的时候。张建中的回国创业,恰好赶上了发展国产GPU的最佳时刻,他的摩尔线程也迅速获得资本青睐。
摩尔线程成立100天内,就拿到了红杉中国、深创投、GGV纪源资本领投的数十亿元融资。2022年B轮融资15亿元,估值达240亿元。
成立不到五年时间,摩尔线程已累计完成六轮融资,总额超过65亿元人民币。投资者中不仅有深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 VC,还有五源资本、厚雪资本等投资机构,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也出现在投资者名单中。
此时的摩尔线程,与其他国产GPU企业们,一同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当下的国产GPU生态中,已经涌现出众多跑出来的企业。
除了摩尔线程,还有沐曦集成、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国产GPU企业,均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发力。
以沐曦集成为例,公司创始人陈维良来自AMD(超威半导体)公司,曾担任过AMD GPU设计高级总监、AMD全球GPU SOC设计总负责人,2020年创业时同样拉来了一批AMD的老同事,如两位联合创始人彭莉和杨建,此前都在AMD工作长达十年。
在产品上,沐曦集成主要研发用于AI训推和智算的高性能通用GPU,可广泛应用于智算、智慧城市、云计算、自动驾驶、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目前,沐曦集成主要推出三大GPU系列产品,分别为面向云端的曦思N系列、面向智算的曦云C系列和面向图形渲染领域的曦彩G系列。
受益于国产替代与大模型的浪潮,以及各地政府和企业推动智算中心建设。沐曦集成近三年营收增长迅速,从2022年到2024年,沐曦集成营收为43万元、0.53亿元、7.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075%。
净利润方面,沐曦集成也处于高亏损状态,从2022年到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7.8亿元、8.7亿元、14.1亿元,三年亏损额超30亿元。
目前来看,高增长、高投入、高亏损是国产独立GPU企业面临的相同境地。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厂商均会受到来自国内外芯片厂商的双重竞争压力。
在全球市场,英伟达在GPU领域拥有垄断地位,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生态,英伟达都有长足的积淀和深厚的护城河,这是国内GPU厂商短期难以翻过这道坚固的城墙。据市场调查机构Jon Peddie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英伟达在2025年第一季度占据了独立显卡市场92%的份额,进一步拉大了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与国际龙头公司英伟达、AMD 等企业相比,公司在技术积累、产品性能等方面仍需持续提升。 英伟达产品在性能、兼容性以及超大规模GPU集群建设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摩尔线程在招股书中坦言。
摩尔线程部分竞争对手情况,图源摩尔线程招股书
在国内市场,摩尔线程等独立GPU厂商,也会面临华为、阿里、百度等科技巨头的竞争。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华为首次在线下展出了昇腾384超节点,这是业界最大规模的384卡高速总线互联,可满足模型训练和推理对低时延、大带宽、长稳可靠的要求。
在这场国产 GPU 的竞赛中,各家企业都在各显神通。有的企业在图形渲染领域取得突破,有的则在AI计算加速方面崭露头角。但总体而言,国产GPU行业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技术瓶颈的突破、生态系统的完善等。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是国产GPU企业遇到的最佳发展机遇,未来随着摩尔线程等国产GPU企业实现更多技术突破,国产GPU或许有望在全球GPU生态中逐步提升话语权,实现真正的突围。
上一篇:特朗普将大幅提高印度关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