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愈发复杂,尤其是美国对其贸易伙伴的政策令人感到讽刺。美国白宫在7月31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显示了对台岛的不公平对待。尽管台岛渴望获得更优待,但美国最终还是施加了20%的关税,虽然相比于4月2日宣布的32%关税有所下降,但仍不及日本、韩国和欧盟所享有的15%税率。在过去,美国对台岛的高额关税政策令民进党的当局反应迅速,甚至表现出极度的迎合,承诺将推动与美国间贸易的“零关税”,并表示将大量购买美国的资源,包括大型飞机和军备。
而如今的局势更显得滑稽。尽管民进党对美国的态度趋于“卑躬屈膝”,美国却并未给予台岛任何优惠,反而继续施加20%的关税,这种行为无疑为民进党带来了羞辱感。更令人感到讽刺的是,有外媒披露称,民进党党魁本计划在8月份借口访问南美国家,意图经由美国时进行“过境”,但美国白宫却明确拒绝了这一请求,最终导致民进党被迫取消了这次行程。这一幕后的信息显示,美国此前也曾拒绝让台岛防务负责人顾立雄的“过境”请求,显而易见的是,尽管台岛拼命迎合,但在美国的战略考量下,其努力几乎是徒劳无功的。
面对美国对台岛征收20%关税的措施,民进党当局却表现得颇为乐观,声称与美方的贸易谈判仍有下调税率的空间。实际上,自美国共和党重新执政以来,民进党已经通过台岛的芯片产业在美国扩展投资,以期迎合美国的需求。然而,台岛无论怎样努力,似乎都无法换得美国给予的尊重与关税的优惠。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收益,更是为了平衡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鉴于台岛对美国存在显著的贸易顺差,自然而然成为了美国加征关税的主要对象。
尽管台岛已经承诺向美国采购更多的军事装备,然而由于美国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有限,台岛并不能无限制地购置武器。此外,台岛已经将其大部分外汇储备用于购买美国国债,这显然使得台岛在财政上的承诺力不足。因此,尽管与美方进行了多轮谈判,依旧没有达成实质性的成果,以至于美国直接维持了20%的关税,这不仅是未能实现互惠的表现,更是对台岛的一种羞辱。
从民进党的态度来看,他们仍对与美国的谈判抱有美好的幻想,但现实情况却是台岛已无法提出对等交换的条件。由于先前的承诺已被执行,比如芯片巨头在美国的投资扩大,台岛再无法提出新的条件与美国谈判。与此同时,美国也在不断要求日本、韩国和欧盟扩大在美投资。显然,以台岛的经济实力,要满足美国的投资需求几乎不可能,因此,唯有在关税问题上继续做文章,这同样反映出了一种荒谬的现实。长久以来,美国都在操控着台岛的政策,民进党当局在美国眼中不过是一颗棋子,是其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一个小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