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200亿,中国版SpaceX要IPO了
创始人
2025-08-03 23:24:22
0

80后“跨界”造火箭,要IPO。

近日,证监会官网更新的一则备案信息,让中国商业航天赛道瞬间沸腾。估值200亿,被称为“中国版SpaceX”的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箭航天”)与中金公司正式签署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正式启动IPO征程。

令人意外的是,掌舵这家公司的并非资深航天专家,而是一位毕业于清华经管学院的80后银行家——张昌武。2015年,当这位曾在汇丰银行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工作的金融精英转身创办蓝箭航天时,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领域还是一片荒芜。十年后的今天,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全球首枚液氧甲烷火箭的成功入轨,建成了百台级火箭发动机量产能力,更以14.68%的持股比例掌控着这家即将叩响科创板大门的航天独角兽。

若顺利推进,它将成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也标志着中国版“SpaceX”正式冲击资本市场。

放弃银行高薪,跨界造火箭

创始人张昌武,清华经管学院2011级硕士,曾任职汇丰银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2015年,他做了一个让金融圈震惊的决定,放弃银行高薪,跨界造火箭在那个民营航天刚刚松绑、资本还没搞清楚“火箭商业化到底靠不靠谱”的年代他却剑走偏锋,选择了一条当时无人敢走的路径,押注SpaceX验证的液氧甲烷技术路线,目标直指液氧甲烷火箭。别人觉得难的地方才有机遇,这句话在当时也成了蓝箭航天的信条。

液氧甲烷燃料虽清洁高效、成本低廉,适合火箭回收复用,但研发难度极大。当时,全球能玩得转这项技术的公司寥寥无几,SpaceX便是其中佼佼者。但跨界之路布满荆棘,技术攻坚的残酷性远超预期。2018年蓝箭航天用天鹊系列发动机发射了中国首枚民营火箭“朱雀一号”,虽未成功入轨,但技术验证的价值无可替代。从2020年到2021年,朱雀二号一再推迟发射,着实让人捏一把汗。2022年朱雀二号遥一火箭升空后,因二级游机异常再次失败。

两次折戟让外界质疑声四起,一个跨界者,真能玩得转火箭但在张昌武和团队没被打垮,数百名工程师连续数月泡在实验室,逐帧分析遥测数据,光故障复现实验就做了上百次。2023年,朱雀二号遥二火箭一飞冲天,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让质疑声戛然而止。更令人振奋的是,此后蓝箭航天一路开挂,朱雀二号遥三、改进型遥一火箭接连成功,将多颗卫星送入太空。2024年9月,朱雀三号试验箭完成十公里级垂直起降,向火箭回收复用迈出关键一步。

如果说朱雀二号是蓝箭航天的“入门级产品”,那么朱雀三号则是其冲击全球市场的“王炸”。这款采用不锈钢箭体、具备一级重复使用能力的大型火箭,起飞推力高达900吨,全箭长76.6米专为低成本高频次发射设计。今年6月,朱雀三号的一级动力系统九机并联地面点火试验成功,验证了天上怎么飞、地上就怎么试”的可靠性。预计今年下半年首飞,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枚可回收火箭。

这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将在该领域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也让蓝箭在技术高度上与SpaceX拉近距离。从金融精英到火箭新贵,张昌武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一场惊险的跨界。如今的蓝箭航天,在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上,都被业内视为最像 SpaceX 的中国公司。

资本市场的反应,印证了这场跨界冒险的价值。

跨界者的优势,在于没有思维定式束缚。张昌武的金融背景反而成为破局关键,他深谙资本运作规律,在创业初期就系统规划技术路线与融资节奏的匹配性。当前,公司已累计获得超70亿元融资,背后不仅站着红杉资本、碧桂园创投、经纬中国等头部机构也有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这样的“国家队”深度参与,豪掷9亿元创下单笔最大投资记录,凸显国家队对商业航天硬核实力的认。如今的蓝箭航天,估值已从早期的几亿元跃升至200亿元,背后是其技术壁垒与市场潜力的双重兑现。胡润研究院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蓝箭航天位列第418位,估值与SpaceX早期阶段相当。

资本押注的逻辑清晰可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近两年工作报告均将商业航天列为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市场空间确定性强,2027年火箭市场规模预计达数百亿元,技术壁垒形成护城河,投资人看重的正是蓝箭在发动机自主研发、量产及发射验证上的硬核壁垒,尤其是百台级天鹊发动机量产能力九机并联试车成功构筑的护城河。

但资本市场的风向正在微妙变化,尤其是今年4月至5月的股东变局耐人寻味。先是碧桂园以13.05亿元对价清仓所持11.063%股份,彻底离场,每股48.74元的定价,成为非上市股权估值的重要参照。紧接着红杉资本等机构在5月悄然退出,这些动作密集发生于IPO辅导启动前夜,折射出资本对商业航天长周期、高投入特性的焦虑心态。

资本退潮背后,更有商业航天企业的集体冲刺。政策东风催生下,星际荣耀2020年率先启动辅导,长光卫星2022年跟进备案,爱思达航天2025年6月加入角逐,多家民营火箭企业竞逐“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的集群效应,既推高了资本关注度,也加速了投资机构对早期项目的退出节奏,形成“集体冲刺与局部退潮”并存的资本新生态。

从“能飞”到“能赚钱”,商业航天的本质是商业。

放弃银行高薪,转身造火箭,走到IPO这一步,蓝箭航天的故事听起来近乎传奇在政策尚未放开的2015年,他用一纸PPT撬动天使轮融资,创立蓝箭航天,成为最早一批“造火箭的民营人”。这场跨界创业在当时不被理解,直到2024年“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入轨,蓝箭才真正从“能飞”跨入“能打”的行列。

尽管蓝箭航天以累计融资超70亿元的资本规模,站上民营火箭行业的顶点,其中2024年底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单笔注资9亿元更创下行业纪录,但商业航天本质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资本消耗战从技术验证到商业盈利的路径远比想象中艰难。商业航天的高投入、长周期属性,注定企业难以快速盈利。蓝箭航天虽已实现朱雀二号的量产商用,但朱雀三号的研发仍需持续投入,而IPO将是最快的资金来源。

此刻科创板政策调整恰似“及时雨”。6月18日证监会发布新规,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上市标准,首次将商业航天纳入支持范围核心指标从盈利转向“预计市值40亿元以上+核心技术突破+市场空间广阔”。该标准精准匹配蓝箭的现状:朱雀二号实现全球首次液氧甲烷火箭入轨,百台发动机量产线落地,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年内首飞,以及国家制造业基金9亿元的背书,使其成为“科创板商业航天第一股”的热门候选。此时冲刺 IPO,正是乘政策东风的好时机。

从行业来看,全球商业航天竞争白热化。SpaceX 的猎鹰9号火箭已实现常态化回收复用。单次发射成本压降至2000美元/公斤。在国内,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加速布局,星河动力、星际荣耀等同行也在紧追不舍,技术路线趋同导致价格战不可避免。蓝箭航天要想保持领先,必须持续砸钱搞研发,IPO 正是解决资金问题的最佳途径。

更关键的是,朱雀三号可回收火箭计划2025年内首飞,这一项目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一旦成功,蓝箭航天将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火箭回收复用的企业,发射成本有望大幅降低,市场竞争力会再上一个台阶。若上述目标达成,蓝箭有望借助科创板东风,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SpaceX”。

当然,IPO之路也暗藏挑战,朱雀三号首飞结果直接影响估值,若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如何在持续高研发投入的同时,让投资者看到盈利前景,也是一大难题。但对张昌武这位跨界者来说,挑战早已是家常便饭。从经管跨界到航天,从屡败屡战到技术突破,他和蓝箭航天的每一步,都在改写人们对“跨界”的认知。

如今,这场跨界冒险即将迎来资本市场的检验,若能成功IPO,蓝箭航天将获得更充足的弹药,向更高远的太空进发。商业航天“高风险高回报”特性决定了此时不冲,机会永失。

相关内容

共议“数字货币对全球货币金...
大湾区经济网讯(编辑 张琼)7月27日下午,“2025国际货币论坛...
2025-08-04 00:44:11
蓝箭航天200亿估值领跑!...
近年来,商业航天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正密集...
2025-08-03 23:26:23
估值200亿,中国版Spa...
80后“跨界”造火箭,要IPO。 近日,证监会官网更新的一则备案信...
2025-08-03 23:24:22
原创 ...
美国最近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自今年年初开始,种种波折...
2025-08-03 23:07:46
原创 ...
就在斯德哥尔摩会谈结束后的48小时内,一组令全球瞩目的数字揭示了惊...
2025-08-03 23:03:12

热门资讯

共议“数字货币对全球货币金融体... 大湾区经济网讯(编辑 张琼)7月27日下午,“2025国际货币论坛”主题论坛二成功举办。本分论坛聚焦...
蓝箭航天200亿估值领跑!商业... 近年来,商业航天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家商业航天企业正密集启动A股IPO进程,这一现象引发市...
估值200亿,中国版Space... 80后“跨界”造火箭,要IPO。 近日,证监会官网更新的一则备案信息,让中国商业航天赛道瞬间沸腾。估...
浙江一男子花费百万网购,家里堆... 宁波慈溪的周大姐反映,最近她发现家里的阁楼藏了上千个快递包裹,都是丈夫在网上买的东西。采访时记者看到...
原创 特... 在特朗普连番做出的羞辱言辞之后,印度总理莫迪终于在面对来自美国的二级关税及国内25%的关税压力下,做...
原创 特... 春公子谈特朗普与美欧贸易协议 特朗普团队过于乐观地看待国际关系,忽视了全球经济的复杂性。美国作为世界...
原创 绿... 在对岸的媒体圈中,某些绿媒评论员的言论实在是让人费解。当全岛的理性人士为美国对其征收高达20%的关税...
原创 中... 美国最近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自今年年初开始,种种波折已经持续了数月。眼看着8月1日即将...
原创 跪... 赖清德在2025年7月31日的早晨,突然发现自己身处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当天,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